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导语introduction
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的学习阶段分为国内与国外两部分,国外学习阶段的时间安排并非统一,而是由项目合作模式决定,了解不同模式的阶段划分,能帮学生提前规划出国准备,而中外合作办学学习阶段的合理衔接,也是项目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
最常见的是 “2+2” 模式,国外学习阶段通常安排在第 3、4 学年。学生前 2 年在国内高校学习语言、基础课程(如数学、经济学导论等),达到外方院校的语言成绩(如雅思 6.0)和学术均分要求后,后 2 年赴国外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编程进阶),毕业可获双方院校颁发的学士学位。这类模式下,中外合作办学学习阶段的国内部分侧重基础铺垫,国外部分聚焦专业深化,适合想较早适应海外教学环境、未来计划在国外发展的学生。
点击查看>>2+2留学院校推荐
“3+1” 模式的国外学习阶段多在第 4 学年。学生前 3 年在国内完成大部分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最后 1 年赴国外学习专业选修课、参与企业实习或实践项目,部分项目还支持学生在国外直接对接硕士申请(如英国部分合作院校可免雅思申请本校硕士)。这种模式的中外合作办学学习阶段,国内学习占比更高,能大幅降低海外生活成本,同时减少长期出国的适应压力,适合家庭预算有限、希望稳妥完成学业的学生。
点击查看>>3+1留学院校推荐
除上述两种主流模式外,其他模式的国外学习阶段安排更灵活:
无国外强制学习阶段,学生 4 年全程在国内学习,课程由中外双方共同授课,仅部分项目提供 1-2 个月的短期海外交流机会(如暑期研学),适合不想长期出国、更适应国内学习环境的学生;
“1+3” 本科项目的国外学习阶段在第 2-4 学年,学生国内 1 年完成语言和预科课程后,赴国外读 3 年本科;“2+3” 本硕连读项目则是国内 2 年本科基础课 + 国外 3 年(2 年本科 + 1 年硕士),国外学习阶段覆盖第 3-5 学年,适合希望缩短升学时间、直接衔接硕博的学生。
总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外学习阶段的安排,需看具体项目模式,提前了解中外合作办学学习阶段的划分,结合自身适应能力、经济预算和未来规划选择,才能更好适配项目节奏,顺利完成学业。
推荐阅读: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