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日前,上海财经大学冯帅章副教授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胡颖尧教授合作的论文在《美国经济评论》杂志发表,他也由此成为屈指可数的在该刊物发表论文的大陆学者之一。历经6年试用和考核,冯帅章终于有望成为该校第二批常任教职教师,将来可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直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2005年,上海财经大学开始批量引进“海归”博士,进行海外院长实聘,率先在国内推行“常任轨”教师管理制度。学校副校长周仲飞告诉记者:“目前全校有120多名‘常任轨’教师,占在岗在编教师总数的20%,他们已成为提升办学水平的强力引擎。在7年的探索实践中,学校形成了让‘海归’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走得掉的良好局面。”
引进海外人才在中国大学并不算新鲜事,但越来越多的高校感到此中有问题:原本在国外很有实力的博士,回国一两年后却被“同化”了,在现有体制下磨灭了个性,体现不出高层次人才的优势,也难以发挥引领带头作用。
上海财经大学领导班子意识到,必须为“海归”群体设立全新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常任轨”制度应运而生。与此对应,原有的教师管理体制称为“国内轨”。
“常任轨”借鉴北美著名高校的师资管理模式,按照国际学术标准对教师进行考核与管理。学校为新进海外人才设定6年试用期,入职3年进行中期考核,6年后进行全面考核。如果申请者在学术、教学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达到一定条件,经海外终身教授同行评议、学院评荐、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可获聘常任教职教授或副教授,类似于国外大学的终身教职。
学校会计学院教师靳庆鲁在中期考核时,一篇论文都没发出来,但他所显示出来的科研潜力受到了学院的肯定;全面考核前,他发表了两篇论文,瓜熟蒂落,成为“常任轨”副教授。靳庆鲁说:“6年是一段相对完整的时间,有利于学者沉下心做高质量的研究。如果一年一考核,就很容易出现拿低水平成果去应付的情况。”
13
2025.09
职高生通过出国留学提升学历完全可行,可通过预科衔接、语言学校过渡、直接...
12
2025.09
大专生出国留学路径主要包括直接申请专升本、攻读预科后升学、参与中外合作...
11
2025.09
职高生出国留学的国家中,马来西亚、韩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对学历背景包容...
10
2025.09
金融类专业留学国家众多,各有优势。美国金融教育先进,实习就业机会丰富;...
09
2025.09
本文探讨管理类专业留学国家的选择,分析美国、英国、加拿大等热门国家的优...
08
2025.09
商科类专业留学热门国家各有千秋。美国重实践创新,名校云集;英国历史悠久...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