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近日,《江南style》的风靡成为网络热议的话题。事实上,这类通俗流行舞曲在高校带来的冲击波,已经并非第一次。包括此前的《最炫民族风》、《忐忑》。只是这一次,更触动了一些敏感神经。面对网络流行文化,高校应该持有怎样的态度。面对公共艺术教育,高校又应该有着怎样的反思。
随着文化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大大加强,不少大学也开设了各种各样的公共艺术课程,但要么质量不高,要么备受冷遇。究其原因,其实是对艺术教育的目的与作用缺乏深刻认识。
美学家宗白华曾说,人文艺术是人类创造出的对具体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它能引起我们精神的快乐,并且有悠久的价值。由于人文艺术的不可替代性,一直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早在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即提倡音乐教育;孔子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古代,艺术教育是为了完善人的德行,培养多才多艺、博雅有教养的人。
然而,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革命的推陈出新,艺术专业教育的日益强盛,艺术普及教育却逐渐衰落。也正因如此,一些大学生的人文情怀逐步弱化,精神家园也变得匮乏。
造成这一现状的症结何在?
首先,要处理好传统与流行的关系。在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传统文化未必一定高级,流行文化也未必一定低俗。并不是说让大学生都去学习古典,而是有批判的吸收;对于潮流文化也并非全盘否定,而是不断汲取其中正面、积极的能量。在坚守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可以说,文化艺术的发展的规律是兼收并蓄,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并存,因为只有这样的艺术才是包容的艺术,才是有生命和吸引力的艺术。
其次,要普及艺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专业的艺术领域,往往让普通学生望而却步。但对于人文艺术常识的积淀却是不可或缺。在学生的知识架构中,公共艺术教育应有一席之地,这不单纯是开设一些赏析类课程,还需要多组织一些主题活动,比如校园艺术节,参观艺术展等,甚至要让学生亲身参与到艺术活动中,体验艺术的美好。与此同时,普及艺术知识、提升艺术修养是一个漫长积累的过程,更需要学校细水长流的坚持。
再其次,要培育校园纯净的人文艺术环境。什么是大学的灵魂?那就是深厚的文化底蕴、纯净的人文环境。教育的本质和核心就是教化人的潜质,完善人的人格,激发人的创造性。正如陈寅格先生所说,独立之人格,自由其思想。说得简单点,大学不仅要“教人做事”,更要“教人做人,教人思考”。而人文艺术就是人的灵性所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核心所在。要实现心灵的平静、学术自由的氛围和环境,艺术教育就是重要阵地。
育路出国留学网免费赠送价值1万元的留学规划
留学规划专家具有五年以上的留学申请经验,留学方案均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量身定制
育路出国留学网咨询电话:400-8013-655、400-8013-655
05
2025.10
本文详细解析2026年三本学校学生出国留学的多种可行途径,包括直接申请国外...
04
2025.10
2026年本科毕业出国留学条件中,语言成绩与GPA要求是核心考核标准。本文针对...
03
2025.10
2026年出国留学哪些专业比较有前景?针对这一常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最...
02
2025.10
最新出国留学费用排名已正式发布,本文详细对比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热...
01
2025.10
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仍有多种出国留学途径可操作。本指南聚焦美国、英国、...
30
2025.09
出国留学遇学习困难(语言、学术模式)或文化冲突(社交、价值观)时,可通...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