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留学
育路出国留学网-专注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留学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留学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政策解读

留英学子:异国的本命年比想象中难很多

来源:育路出国留学网 时间:2011-07-05 08:45:36

    据英国BBC英伦网报道,兔年到了,记者采访了三位属兔的留英学生。他们是: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and Design, 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服装设计专业本科生李雨山、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市场营销与策略专业硕士生沈锐、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国际新闻专业硕士生仲诚。

    三位“小兔子”畅谈了在英国过本命年的感受和留英生活的体会。以下是访谈实录的部分:

    记者:几位“小兔子”来英国有段时间了,厨艺有没有飞速长进?

    沈锐(以下简称“沈”):对,我来之前只会做蛋炒饭,到这边之后,我室友教我,一个菜一个菜地做。因为不习惯吃这边的菜,只能自己做。现在会做的菜有糖醋排骨、拔丝地瓜、茶树菇牛肉等等都会做了。

    李雨山(以下简称“李”):哇,已经专业级了!

    记者:雨山来英国一年多,是不是已经练成“骨灰级”了?

    李:没有了,比起女同学来说,我很懒了。我最擅长的就是煮小火锅了,因为方便,就是在唐人街买一大堆食材都丢进锅里,蘸酱吃就好。偶尔也会炒一些菜,但是经常失败,比如炒青菜就会很硬,所以我也很少炒。(笑)

    记者:(笑)是火候没到吧?

    仲诚(以下简称“仲”):你多放点油就好了啊。

    沈:其实平时学习压力大,给自己做几个小菜还是蛮减压的。

    李:对,很开心能够吃到自己做的菜。

    记者:你们来英国以后,除了饮食方面不适应,还有哪些方面觉得有困难?

    沈:困难还是挺多的,毕竟,像我其实是一个人在华威。我有很多同学在伯明翰,他们可以互相照顾啊,一起下馆子什么的。我在华威住在校外,比较偏的地方,就得早起坐公交车上学。等车需要20分钟,坐车还要20分钟,每天耗在车上的时间很多。因为我晕车,所以一开始非常不适应。现在4个月过去了,我就习惯了。还有困难的就是语言方面。像学市场营销有很多小组讨论,我们班90人左右,大家来自不同的国家,所以对语言的要求特别的高。虽然以前觉得自己英语还不错,但是来这边之后发现根本不够。

    记者:跟你来英国之前想象的还是不太一样?

    沈:对,来这边以后发现什么都比想象中的要难很多。

    记者:可能很多留英中国学生都会有相似的想法。

    仲:没错,在国内的时候很自信、英语很好,但其实都是中国式的教学,应试教育。来英国之后发现自己的英语听说能力还差得很远。除了语言之外,我觉得最大的障碍是文化问题。我现在觉得,西方人跟我们想问题的方式非常不同,比如说上课的时候,老师从来不会像中国老师那样说,你去做这个、做那个,总是很模糊…

    沈:对,这边的老师比较有引导性。

    李:或许这也是西方教育中我很欣赏的地方,就是它会让你自己去探索、独立去思考。我也发现这一点,我们中国学生都习惯了按照老师说的去做,所以刚开始还是有点不适应,但是现在已经学会了独立学习。

    沈:这一点上我可能跟你们有点不同,因为我本科是在英国诺丁汉大学宁波分校读的,已经接受过英式教育,所以还比较习惯这种老师主要做引导的方式。

    记者:雨山,你来伦敦一年多了,用了很久来适应吗?

    李:我还好了,去哪里都能够超快适应,像饮食等等。我觉得,英国人对艺术的欣赏和崇敬是很棒的一个方面。比如,他们可以花很多钱去看芭蕾、展览,而且展览特别丰富。这种氛围非常棒,希望中国在这方面有所提高。

    记者:最近几年的伦敦时装周上,一直有来自中国设计师的作品。中国的设计已经慢慢打入了西方社会。

    李:有一位我的师姐叫杜旸,她毕业之后因为作品很出色,入选了伦敦时装周。我也非常为她高兴。

    记者:2008年,我在V &A博物馆的上海时装秀上采访过她。圣马丁的同学们,多加把劲儿!

    李:我会努力的!

    记者:仲诚,我了解到,你们国际新闻硕士专业有很多中国学生。你当时为什么想要申请这个专业,来威斯敏斯特大学读书?

    仲:我觉得威斯敏斯特大学在国际新闻这个领域是龙头老大。我选择来这里读书,首先因为它在伦敦,在国际大都会里机会多、见识也会比较多。我想在学习之外,还是要见识不同的文化,像博物馆、展览、各种风土人情。其次,从专业的角度,我也想了解西方记者是如何看待世界的,因为他们的视角和思维方式非常不同。如果想要接触这些的话,只能到他们工作的地方来学习。伦敦是世界新闻之都,历史非常悠久,所以我就选择来伦敦威斯敏斯特大学读新闻专业。

    记者:沈锐,你之前是在中国读的英国大学,所以你来了之后有没有觉得有太大的不同?

    沈:还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比如,华威大学的所在地考文垂是一个比较小的地方。我当时之所以选择这里,除了因为学校专业实力强大,也是因为觉得自己在中国的时候久居大城市,人会比较浮躁,就想用一年的时间沉淀一下。来这边4个月以来,发现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会计划了,这对我非常有帮助。

    记者:有没有感到寂寞、孤独?

    沈:当然有。但我有一个习惯就是写博客,基本上每一天都会写一篇日志,记录一下生活点滴。开心的、不开心的都记下来,也与国内的同学、朋友互相交流。每次写完一篇博客,心情就会好很多。

    记者:雨山和仲诚有没有感到寂寞?

    李:偶尔也会有了,会想念国内那种很热闹的气氛。而且,大家都是中国人,在沟通方面也很方便。但是,如果学业忙起来也就忘记了。

    仲:我也查不多。对于我来说,到期末课程紧张的时候,每天都学习到很晚,回到宿舍蒙头就睡,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洗洗脸又去上课,也就没有时间想家了。

    记者:这种形象可能跟有些人在中国想象中的,在英国读书多么轻松大相径庭啊。

    沈、仲、李:不是那样的。

    仲:英国的硕士课程是一年制,所以还是很紧张的。

    记者:总的来说,你们觉得收获大吗?

    沈、仲、李:很大,很值得。

    仲:我不后悔来英国读书。

    李:我也是,刚来一年多,我就向国内的朋友们推荐说,一定要来伦敦。我觉得这里非常棒。

    留学专家咨询电话:400-8013-655 51294614

    咨询QQ:1465206747

    在线填写留学院校申请表

留学专家为您定制留学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出生年月 :
请选择出生年月
*意向学校 :
*所选课程 :
*当前学历 :
相关文章推荐
热门留学专题推荐更多>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出国留学评估
微信咨询
出国留学微信咨询

扫码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
出国留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010-51299614 159013728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