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人而言,适应不同的学习文化非常困难。你怎样才能在德国留学时做好充分准备呢?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
从多样性中受益
就读德国大学,须首先具备这些基本的学术能力——研讨课和练习课的区别是什么?如何区分好的学术观点?引用和列举参考书目时应注意什么——这对德国和外国新生同样适用。然而后者通常将自己国家有关优秀学术论文的想法带至德国,但这些想法不见得符合德国教师的要求。
什么是好的科学?
“‘科学’的概念源于印欧语系词根‘skei-’,代表‘分离’的意思”,耶拿市弗里希·席勒大学跨文化经济交流系教授约根·博尔顿(Jürgen Bolten)解释道。“我们的观点是,现代科学致力于差异化并揭示细节。而很多留学生无法理解这种思维。因为世界其他地区的学校和大学,首先强调的是整体思维,而非分析。”
伊冯娜·汉泽(Yvonne A. Henze )在哥廷根大学工作,负责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她说道:“中国学生通常认为,只要他们能背诵一些内容,就可以不标明出处任意使用这些创意或想法。这源于另一中学习文化,其中复制性学习非常重要。”
相反,德国高中毕业生则在学校中掌握了小组作业和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形式。他们知道,老师期待他们提出质疑性问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相反,很多留学生认为反驳教授或同学是无礼的表现,” 汉泽说道。
唤醒对差异的认识
在国际化战略背景下,德国高校致力于更清醒地对待不同学习文化:例如,在学业开始之前、开始阶段和学习期间,提供相应的培训或者通过跨文化辅导员提供学习辅导和咨询。联邦教育和研究部也在《质量改进协定》的框架下支持高校教学项目,这些项目部分聚焦于国际学生。
我们已经开始行动,使更多的留学生在国内便可接触不同学习文化。歌德学院的“学习桥梁项目”旨在帮助9年级以上的东欧和中亚学生在语言和跨文化交流方面为赴德留学做好准备,包括让学生们了解不同学习和学术文化的差异,这一点非常重要。
从多样性中受益
仅2014年,促进跨文化学习的国际高校网络“跨文化校园”就在5个国家,8所大学举办了一系列题为“学术风格”的巡回讲座,所有学生均可在线获取。
“讲师来自不同民族文化和专业背景。他们切入主题的方式完全不同,这也体现了学术文化的不同”,博尔顿解释道。他发起了“跨文化校园” 项目,旨在与学生共同开展跨学科项目。
各种项目的目标是使中小学生、大学生意识到不同学习文化的存在,而这是一笔财富。“因此我们也必须了解,为什么我们要发起这个项目以及如何开展这个项目:例如,快速阅读能力在德国大学非常重要,因为参考文献阅读量很大。学生在大学需作专题报告,因为在很多职业领域,我们经常要在一大群人面前脱稿演讲”,汉泽解释道。
理想状态下,德国教师也尝试了解学生的学习文化,从而批判性地反思自己的原则:这样他们可能会发现,如果跨文化团队通力合作,会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各位有所帮助噢!
出国留学,我们比你更懂你。留学国家+留学专业+留学院校+申请条件+申请费用+申请方案,六个方面全面指导、规划塑造核心竞争力,只为申请名校保驾护航。
出国留学咨询热线请拨打电话01051299614、400-801-3655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育路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部分稿件来源于网络,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育路网发布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育路网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育路网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报名咨询电话:400-801-3655
出国留学课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