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在3个月独立调查后,新西兰移民局向49名中国留学生发出驱逐出境通知,其中16人已被遣返并回到中国。新西兰移民局7月宣称,在北京办事处的1800份留学签证申请中发现279份有学历或材料造假嫌疑,其中231人已在新西兰各学校就读。
洋文凭更具含金量
网友孙维国:“留学造假”原因固然不是单方面的,但有一个问题不可忽视,为什么为了留学不惜花钱造假?答案显而易见,洋文凭吃香。洋文凭在一些人眼中往往更具含金量,更炫目。说到底,是文凭至上催生了留学造假。众所周知,在咱这儿,文凭素有敲门砖的美誉,现实中文凭确实很重要,没有文凭这个敲门砖,许多时候,能力处处碰壁。只要有足够炫人的文凭,找工作时就优人一步,评比考核时就另眼相看,晋职升迁时就胜人一筹。正是有了这样的现实基础,才让假文凭有了用武之地,为了留学不惜造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网友林中一杰:当然,中国留学生遭遣返,的确并不意味着所有中国学生都存在诚信污点,即便是美国著名大学的招生办负责人,也同样十分理性地评价遣返事件,并认为将诚信问题扩张至所有中国籍留学生是言过其实和不理性的。某种程度上,不诚信行为全部归咎于学生,也未必公平,这就好比一场比赛中,裁判的尺度本身有问题,或者规则本身完全没有得到遵守,大环境如此,自然不能归咎于个体的犯规行为。为了能在这样一场“造假成风”的比赛中脱颖而出,不按常理出牌,“没有最假,只有更假”,也就并不意外了。为留学生申请材料进行包装粉饰,甚至催生出了留学中介这一专业的行当,而中介之所以火爆,显然不仅仅是提供并无太多技术含量的中介服务,为中国留学生量身定制,专业化造假申请材料,才是其拿手绝活。有了如此“专业化”的留学服务中介,中国留学生的申请材料想要完全不施粉黛,恐无可能。
可见,诚信环境的缺失,国内留学竞争规则甚至底线的迷失,其实注定了中国留学生很难靠保持诚信来获得留学机会。在一场竞技规则普遍不被遵守的比赛中,犯规自然在所难免,甚至根本会沦为一场犯规竞赛。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留学生被遣返,固然是付出了不诚信的代价,但如何让留学竞争真正回到公平公正的起点,或许整个社会的诚信基础都更需反思。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