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出国留学网-专注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留学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留学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政策解读

海归薪酬3000元向本科生看齐 无工作经验是"死穴"

来源:育路出国留学网 时间:2012-11-19 14:21:36

  据保守估计,每年至少有3000名“海归”回沈就业。 本报首席记者 刘配成 摄

  从澳洲回国的王馨平经过3年的学习,取得了专业会计专业以及MBA的硕士学位,双学位的“光环”使他对回国就业充满信心,但是回国已经8个月的他不但没有找到心目中的理想工作,甚至差距甚远,他已经由“海归”变成了“海待”。

  出国留学花费动辄百万,但是巨额投资之下,留学生归国后是否能够将这些投资顺利转变成为“回报”?又是否能如刚出国那般信誓旦旦地找到工资待遇优厚的工作?

  2012年9月17日,中新网北京发布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 (2012)》蓝皮书显示,1978-2011年,中国共送出了224.51万留学生,成为全球最大留学生输出国。而同期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81.84万人,回归率为36.5%,超六成留学生滞留海外。留学人数激增,使得海归不再像以往那么稀有,海归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本地数据】

  留学生以每年平均23.6%的速度增加

  虽然与全国的数据相比略有不同,但沈阳输出留学生的数据也在逐年增加。

  据新通教育沈阳分公司关于沈阳市留学生输出的数据显示,2008年,沈阳市共计输出留学生17.98万人;2009年,沈阳市共计输出留学生22.93万人;2010年,沈阳市共计输出留学生28.47万人;2011年,沈阳市共计输出留学生33.97万人。按照这一比例计算,这四年间,沈阳市的留学生输出增加比例分别为27.5%、24.1%、19.3%,平均以每年23.6%的速度在增加。

  新通教育沈阳分公司总经理王晶晶介绍,就沈阳市而言,学生选择出国比较热门的为美国、澳洲、加拿大和英国这4个国家,其中美国和澳大利亚这两个国家的输出比例较高,几乎各占到三成左右。而且选择大学毕业后留学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能占到一半以上,本科生占三成左右。所学的专业也都是以商科、经济类MBA、EMBA以及理工科为主。“近几年,留学热已经不是新闻,可能在过去是一些孩子家长前来咨询留学的事宜,但是这几年开始,很多孩子已经自主地选择出国深造了。”王晶晶表示,这个改变基于三方面原因,首先,中国现在已经逐渐与世界接轨,这也体现在留学方面,很多孩子通过网络了解到了一些国外大学的情况,开始向往留学生活;其次,很多学生对国外的一些教育体制比较认可,而且出国留学能更好地学习外语,所以他们主动地选择去国外留学;最后,就是很多学生家长认为,在求学期间不但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在生活能力方面也能得到提高,所以家长们愿意将孩子送出去闯一闯。

留学专家为您定制留学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出生年月 :
请选择出生年月
 意向学校 :
 所选课程 :
 当前学历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21

    2025.11

    2026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6 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满足学术、语言、材料、资金四大核心条件。学术上需...

    19

    2025.11

    不高考出国留学可以吗?看看这些途径有没有适合你的!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摆脱传统高考的限制,通过其...

    19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需要提前了解哪些海外文化习俗,避免文化冲突?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了解海外文化习俗是避免文化冲突的关键。不同国家在社交礼...

    18

    2025.11

    海外院校的 “双录取” 政策是什么?对语言成绩不够的高中生出国留学有帮助吗?

    海外院校 “双录取” 政策是同时发放语言班录取通知书与本科预录取通知书,...

    13

    2025.11

    出国留学后,高中生如何平衡学业与生活?有没有时间管理的实用技巧?

    高中生出国留学后可以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课外...

    12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家长最担心的安全问题该如何提前防范?

    高中生出国留学是不少家庭的选择,但安全问题始终是家长关注的核心。提前防...

    热门留学专题推荐更多>
    高考后留学

    出国留学背景提升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出国留学评估
    微信咨询
    出国留学微信咨询

    扫码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
    出国留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