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专业
一个人专业课程的选择,对他今后的就业、工作和事业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选择留学课程要慎重而科学。
首先,学来的东西要能用。
留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就业,要从较大的市场需求、较高的收入、较低的失业风险和较快的事业发展的角度出发,确定专业课程,同时,还要兼顾“内外有别”。比如,如果你学成之后是回国就业,那就应该学习外国的强项。那些国内比较弱,而国外比较强的专业都不错,像金融、保险、国际会计、设计、传媒等专业都是今后国内就业的热门;如果打算在当地就业,就要了解当地的就业情况,人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然后再作决定。对热门专业的认定,可以通过查阅当地的人力资源网站了解热门职业排行榜,通过各大学的网站了解各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或向所在国的朋友或亲戚请教,以获取有关当地就业的手资料。
其次,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
要倾听自己的心声,选择符合自己性格、兴趣和理想的专业。比如,你希望自己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的兴趣、爱好在哪里?你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在确定专业之前,这些问题都要考虑清楚。要选择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并发挥自己特长的专业。
第三,不要随便转专业。
对热门专业的向往,让很多学生热衷于转专业。而转专业很容易造成失误。留学专业即便不与自己目前专业相一致,起码专业之间的联系也要比较紧密才行,否则,就会牵扯到你能否读得下来的问题。而一些唯利是图的外国学校和中介正是利用国内学生对转热门专业的渴求,特别安排一些课程来吸引你。比如,那些所谓不需工作经验就能读的MBA、门槛甚低的各类商业管理课程等,这些所谓的毕业文凭在雇用者眼里是不值钱的。
最后,要脚踏实地。
如果大家都往热门专业里扎堆,就容易形成人才过剩。据了解,由于目前95%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所学专业都集中在MBA、商科、IT、财经等专业,因此,很多“海龟”已经开始出现过剩。而国内由于与制造业相关的大学教育、职业教育长期与市场需求严重脱离,再加上人们对技术工人概念的错误认识,使得制造业工人(金领工人)非常紧缺。因此,你不妨独辟蹊径,选择一门制造专业课程,并争取在当地制造业企业获得实习机会。这样,学成回国后肯定会有更好的就业机会和报酬。
如何选择语言学校
眼下,各类国外语言学校让人眼花缭乱,也更容易出问题。比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校规模差异很大、课程设置不适合中国学生、安全问题等。
在如何选择语言学校的问题上,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标准:
1) 看学校是否正规
主要看是否有中国驻该国使馆的认证。
2) 看学校成立的时间长短
越长的学校越有资历,也就越保险,选择拥有10年以上校史的。
3) 注意学校的师资情况
老师要有教学经验,有教育背景,有该国颁发的教学证书。
4) 要考察学校的规模
应尽量选择比较大的语言学校,一二百人以下的语言学校不要考虑。
5) 要看该校是否有图书馆
图书馆是考察学校水平的一个硬指标,没有图书馆的学校一定不予考虑。
6) 要考察该学校学生组成
不能全是东南亚生源,或者是以中国学生为主的学校。
7) 要看费用是否合理
同一个国家的语言学校收费标准应该大体一样。如果过高或过低,都要小心。另外,语言学校一般是不收生活费的,或者预收一个月的生活费以便提前安排学生住宿,因此,如果碰到要求你预先汇大额生活费到学校的一定要仔细考虑。
对洋文凭要提早“认证”
几年寒窗,拿到手里的洋文凭是否受国内承认,可以说是每一位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出的问题却屡见报道,触目惊心。笔者认为,除了人们容易听信某些外国文凭证书机构和不法中介的哄骗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把认证的顺序搞颠倒了——不能等到瓜熟蒂落,再请专家来看究竟是桃子还是李子,而应该在种树之前把苗选好!同样道理,在出国前你就应该把所学的文凭“认证”好,而不是几年之后。
洋文凭存在的问题很复杂,因为很多对洋文凭的定义“游离”空间很大,容易让人钻空子,而这些“空子”却很容易被不法之徒用各种证明文件和解释冠冕堂皇地“填塞”掉,让人上当。比如,有的说是“国际承认”,实际上只在所在国或某个区域认可;有的的确是大学颁发的,但是并不被权威机构认可;再比如MBA的国际教育就很混乱。很多机构声称申请人不需有工作背景、不需英语成绩就可以拿到文凭,而实际上,对MBA的国际认证机构只有美国的AACSB、欧洲的AMBA和EUMD,中国的权威认证机构国务院学位办,只有获得这些权威机构认证的教学单位才是真正有资格的办学单位,否则就是假的。因此,在留学之前能到国家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去咨询和确定一下学校和所颁发文凭的真实情况,以免被蒙骗。
目前,中国教育服务中心专门成立了认证机构,对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凭进行评估,以确定中国是否给予承认。一般来说,我国对发达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荷兰等教育部认可的学校颁发的文凭都给予承认。因为这些国家都有较完善的教育质量保证系统。国际上是否认可往往跟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有关,因为这关系到这个国家的教育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否达到国际标准。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就开设一些与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名校联办的课程来提高其文凭的含金量,这些学校都比较适合中国学生去读。
除了权威机构的认证,个人也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检验文凭的真假:
1. 是否有大学提供的国际认可的证据;
2. 该校是否被该国的教育部门认可;
3. 该国的教育及管理体系在国际上的声誉如何;
4. 请教有关部门或国际教育专家。
总之,留学选校、选专业课程不是选美,不一定要的学校,而一定要最适合自己的学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越来越不看重你是什么学校毕业,而更看重你掌握了什么专业以及具有什么样的工作能力。因此,留学策划要本着“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进行,最忌讳的是华而不实,花费大量和时间、精力,去做绣花枕头。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