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考好新托福,就必须对新托福的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根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唯有如此才能有的放矢、成竹在胸。
托福于1964年开考。当时,在语言能力测试领域中还基本上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天下。旧托福不可避免地打上了它的时代烙印:盛行于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并在世界外语教学界产生广泛影响的听说教学法(Audiol-ingual Method)理所当然地成为旧托福占主导地位的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但是当世界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理论与实践的迅猛发展使现行托福的弊端逐渐显现。很多招收外国学生的北美大学越来越不满,因为他们发现现行托福550分以上的外国学生落地北美大学后,其口语和写作交际技能几乎要从零开始。与此同时,以雅思为代表的新一代交际技能考试已经开始蚕食托福的原产地─美国,“托福的母亲”ET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坐不住了,她厉兵秣马,新托福呼之欲出。
事实上,ETS早在1993年就启动了一个重大的研究计划“托福2000”,明确提出要将原来基于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托福”重建为基于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的新型考试,明确提出新托福不仅应包括听、读能力,而且需要包括说、写能力。毋庸讳言,这是一种以CLT为基本设计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的、测试应试者实际交际技能的综合性考试。当时,ETS之所以将这个研究计划命名为“托福2000”,是准备在2000年推出新的“托福”。由于语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和语言研究的艰巨性,时至今日“新托福”才初露端倪。ETS可谓十年磨一剑, 志在必得。
CLT是英文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的缩写,译为“交际语言教学”。CLT是英国语言学家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提出的。由于它彻底摒弃了先前诸多语言教学法过分强调学习者对语言结构的掌握,而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实际“交际水平”和“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真正做到急用先学、学以致用,以能否在交际场合有效地使用语言为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和最高标准,大大提高了语言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因此,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提出后,受到普遍好评,至八十年代初,已经发展成熟,并受到广泛认同,最终成为当今在外语教学界最受推崇的,占主导地位的语言教学哲学。
为了对CLT有一个更具体、更直观的了解,读者不妨比较一下听说教学法与CLT的异同:
表1
通过以上对比,相信读者已经不难把握CLT的精神实质。
其实,用心思考的读者,从自身的语言教学和学习实践和经历中也不难发现CLT的影子。CLT的教学手段已经在国内的听说课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扮演角色、表演小品、模拟真实情景的课堂活动、即兴演讲和表演、陈述、辩论等,。
可以说,把握了CLT的精神实质,也就把握了新托福的精神实质,因为CLT是新托福的灵魂。新托福的总体结构的听、说、读、写交叉设计,即先听后说、先听后写、先读后说和先读后写,及其与整体结构设计相匹配的整体评分标准(Holistic Evaluation System)无不闪烁着CLT的光辉。此外,新托福口语和写作考试的体裁、题材以及提示(prompts)尽量贴近青年学生的关注热点和校园生活的实际需要,听力考试则完全模拟校园生活实景,并全部采用真实语料。因此,从设计指导思想角度观察,比较新托福其它考试部分,新托福听力考试贯彻CLT最彻底,也最成功。据悉由ETS授权的新托福LanguEdge培训课程将会在2004年上半年开始招生,相关信息会公布于泰德英语网站www.englishtide.com。培训全面囊括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采用了结构灵活的模块式设计,模拟北美大专院校的真实学习环境,完全符合CLT的精神实质。考生由此可以对新托福有更深入的认识,更加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培训,更有把握地迎战新托福考试。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