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出国留学网-专注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留学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留学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政策解读

教育专家称应该对目前火爆留学潮心存警惕

来源:网络 时间:2010-07-18 16:36:01

2010年7月16日央视《经济半小时》播出《留学热潮》,以下是节目实录:

  高考已经结束一个多月,又到了很多考生需要填报志愿,选择今后人生方向的时候了。不过,除了这条传统升学之路,越来越多的孩子有了新的选择,就是出国留学。有机构预测,今年中国自费留学总量可能增长30%,达到创纪录的27万人,留学生总量也将接近30万人,继续保持留学生输出全球第一的地位,高考成绩公布之后在北京举办的一场国外高校与留学人员的招生见面会,进入会场,我们立刻感受到了留学的热度和当下的天气一样火爆,1000平米左右的大厅里,满满当当地放着横条桌子,一侧坐着各国高校的招生代表,另一侧是前来咨询的学生和家长。

  一名身着白T恤的男生说:“校方提供条件也不错,选择特别多,而且各种相当于设置套餐这种东西特别好的。”

  一名大学生:当时一进来,我感觉挺令人我就是说吃惊的,我感觉挺多的。

  记者:你也没想到有这么多学校?

  大学生1:它因为有英国还有澳大利亚什么都有嘛,我感觉如果单看一个,如果全部就是说,世界上来说感觉还挺多的。

  从划分区域的牌子上可以看出,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传统的把教育当做产业来发展的国家的学校依然是招生的主力军。

  新西兰林肯大学代表:今天我们新西兰的8所(国立)大学应该全部来到了我们金吉列这个会场上,应该说是非常少见的一次齐聚

  但有意思的是,一些人们印象中不那么熟悉的白俄罗斯、马来西亚、韩国的学校,也出现在了会场。在白俄罗斯的展位前,我们看到了亲自前来参与宣传的白俄罗斯大使馆领事,    

  白俄罗斯虽然只是第二年开放招收中国学生,但今年所有80所大学都对中国招生。

  白俄罗斯领事馆领事 德米特里 ·科兹洛夫斯基: 我们的教育是现代的,是高质量又是高性价比的,而且我们的留学的环境非常平静,非常适合学习的,我希望邀请更多的中国学生到我们国家去学习

  和白俄罗斯一样,不少国家的学校都毫不掩饰地表达着对中国留学生的兴趣。在广告上直接打出“绿色通道”、“学费低廉,适合工薪”的宣传语。韩国政府更是直接通过提供奖学金减免学费,来吸引中国留学生。

  京畿大学:韩国政府也支持韩国的大学多招一些中国留学生,他们会给我们学生,学校来说会有更好的一个评价,    所以说我们做了很大的诚意,用奖学金的力度,减免(学费)100%到30%,而且有一些是第一学期无条件就给减免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见面会上还出现了相对稀罕的美国大学的身影,十几所美国学校一起亮相招生,其中一些还在主会场旁开起了讲座,宣传学校的种种优势。

  美麻省大学中国办公室 刘鹏:我们今年预计在中国招收应该是在100人左右。

  记者:这个量比往年?

  刘鹏:我们应该是有一个30%的递增,因为什么?因为我们今年第二年在中国才打开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们以前公立大学在中国不是这么直接去招生的。

  记者:等于说这个从态度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变化?

  刘鹏:对,因为公立大学的话,也现在开始欢迎中国的学生到来了

  记者注意到,此次留学见面会的主办方是从事留学中介十多年的一家老牌中介机构,但是从与他们的交谈中,可以看出这一次见面会的热度其实也超出了主办方的预期。

  北京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 冉唯一

  冉唯一:应该说从今年我们所组织的系列活动来讲的话,从规模上和现场的氛围来讲应该是最火爆的,因为我们可以看到首先参与的校方很多,今天达到了200所的海外知名学校,第二从家长的,学生现场的这个情况来看的话,……

  冉唯一:如果跟前两年比的话,应该是提升,在来访家长学生的数量上应该提升了70%到80%。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留学市场的陡然升温呢?

  与两年前同期相比,人民币对欧元和英镑的升值都达到了30%,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的确成为很多留学家庭考虑的因素。

  记者:看英国,跟汇率有关系吗?

  学生:有关系,有关系,因为如果之前要说可能是关系不大,现在汇率变化起伏挺大的,所以说有关系。

  英班戈大学代表:我觉得今年的如果说学生申请的话,那肯定是说因为这个汇率的缘故的话,他会有很多的学生和家长,最起码说概念不一样,每个人过来的话就会说这么便宜会那样说,但以前的话就不会有这种情况。

  而点燃海外招生学校热情的,同样有经济方面的考虑。

  刘鹏:中国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国学生的到来挽救了美国一大部分经济的空缺,真的是这样子。

  记者:什么的空缺?

  刘鹏:就是他经济的缺口,因为美国经济危机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觉得他的消费能力会下降,但中国学生的进入之后会强劲的带进了他们的?真是,真的可以用强劲这两个字来形容中国学生在这边的消费能力,

  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前教育领事   刘在祥

  刘在祥:美国很看重这个中国这个广大的生源,确实太丰富了,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也看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富人也越来越多了,同时也看到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通过留学来发展经济,真是一笔很不小的收入。所以在以前美国不太看重这个,但现在也看到打留学经济的牌,美国大学缺钱了

  过去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出国留学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梦想,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架势,比高考还激烈。然而,我们看到,现在中国学生对这些国外学校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把出国留学的机会都送到家门口来了。由此带来的新一轮留学热,还打造出一个规模巨大的留学中介市场。留学已经不仅仅是件个人的私事,也变成了一个发展迅猛的产业。

  留学中介,正在通过广告的方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在间接影响着成千上万的学生未来的命运。

  北京金吉列出国留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总裁 朱燕民

  朱燕民:截止到去年年底,我们一共跟全世界1200个教育机构,这里包括大学包括学院,我们进行了合作。那么累计我们派出学生应该超出5万人。

  那么中介机构究竟能为准留学生们做些什么呢?记者见到了前来咨询的学生小飞。小飞告诉我们,自己已经看了几家留学中介,全办下来中介费用大约都要3万块钱。

  记者:觉得值吗,三万块钱你要自己做工作的话,上班的话也得一年了,能挣到?

  小飞:没办法,谁让我英语差,英语好,你要自己翻译就无所谓了,英语差,你不可能老得让别人帮忙,让别人你也过意不去,还不如中介。起码他们专业一点

  小飞在国内一所大专学的是物流专业,现在打算到美国去继续修完本科,虽然有留学的愿望,但他的外语并不是很好,我们发现在咨询的过程中,小飞和咨询顾问聊得很细。对于怎么能办理成出国留学,小飞还不是很清楚,但咨询顾问陈瑶却告诉我们,像小飞这样的情况其实已经很普遍。

  陈瑶:今年签证形势非常好,我今年从1月份到现在的学生手里都是一签过的,到目前来说还没有一个拒的。

  陈瑶从2006年底开始做美国留学,到现在已经帮助近300个中国学生成功办理去美国留学。美国一直是中国留学生最主要的目的地国家,但在陈瑶这份好业绩的背后,反映的恰恰是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态度的转变。

  2005年前,只有那些拿到了美国大学的奖学金去读研究生的然后才能签到签证,如果你是自费的往往签证去拒签,但现在来讲变化在什么地方?过去来讲74.9%的人都是读研究生的,在美国留学生里边。但到目前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大概本科生跟研究生各占半壁江山。

  刘在祥,中国驻美国纽约总领事馆前教育领事,在他看来,现在只要满足基本条件想赴美国留学,基本上都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学校。

  刘在祥:目前赴美留学从难易度上来讲,可以说比澳大利亚、英国都不差。……一个变化对本科生来讲,过去来讲只有很优秀的拿到奖学金的,现在美国好多大学采取双录取。所谓双录取就是说,看看你在高中的表现,认为你是一个合格的学生,那么尽管你外语还不够,那么我录取你,先学完外语之后,接着再进入本科生的项目。

  目前,在教育部、公安部和国家工商总局获批的留学中介机构大约有400家,产业化的运作方式,让原来只属于少数人的留学形成更大的规模。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2009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22.93万人,比上一年增长了27.5%。并且在留学中介我们发现,最新的趋势是,出国留学在国内二三线的城市呈现出更加强劲的增长势头。

  朱燕民: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况看,一些二三线城市,就像我们设立分公司这些城市,比如说像武汉比如像郑州比如像石家庄,那么留学生的需求增长速度比这些一线城市要快。

  举我们郑州分公司的例子。我们在2008年在郑州设立分公司,2009年我们的受理量达到了500人,从今年2010年看我们受理量应该会超过1千人,换句话说我们2010年跟2009年增长幅度我觉得超过100%。

  有人把托福、雅思考试当做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热情的温度计,自从美国1981年在中国举办托福考试,这个温度计的指针便年年飙升。以北京为例,1981年首次考试为285人,1986年达18000人,2009年全国的考生直逼20万。雅思考试更加后来居上,1987年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举行的雅思考试只有不到50人参考,而到2009年,考生人数已经达到30万。的确是这样,今天的留学,已经不是过去那种少数优秀学生到国外攻读研究生的一种仅有的出路。社会的进步正在提供给人们更多的生活方式的选择。而在留学大众化的潮流之外,我们注意到,还有另一群学生,他们更加特殊,他们放弃了高考,形成了另一股潮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给孩子们的求学之路提供了更多选择,自费留学热持续升温。教育部门统计,从1978年到2009年底,30余年全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到162万人,年均增长25.8%,规模扩大了267倍。留学热不仅体现在这些数字上,也给国内教育市场带来了一条不断延伸的产业链。

  记者在北京一所国际学校——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的小学部拍摄到的上课的场面,这些二年级的孩子们大声地唱歌、朗读、表演,包括和老师的对话,用的全部是英文。这样的班在学校里被称为EP班。

  记者:EP是什么意思?

  苗老师:我们是初等英语,就是跟国外的AP,由AP演发而来的,也是为他们高年龄段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并且能够给他们将来真正说有出国留学的那一天能够做好良好的铺垫。

  记者:那他们这样的班,在国内上普通的初中会有问题吗?

  苗老师:我们主要培养方向是在我们学校念AP班出国留学因为他们现在,读这个故事,我们学的绿野仙踪这个故事已经相当达到其他学校初中认读水平了

  所谓AP课程,就是大学预修课程的意思,是在美国高中阶段开设的具有大学水平的课程,AP课程及考试可以为高中生起到减免大学学分、缩短大学教育时间的目的,同时AP考试成绩可以作为申请美国大学的一个重要筹码。而在这所中国的国际学校里,大多数学生到了高中阶段也将学习AP课程,而未来的方向就是出国留学。在采访中校长告诉我们,今年国际班招生特别火爆。

  民办学校董事长:今年招生要比往年好很多,往年这个时候招生也就100来个人报名,今年我们计划招50个人,但是目前电话咨询报名能达到400多人。

  而作为民办教育,二十一世纪实验学校最初办国际班,就是感受到了高中生出国留学的市场需求。

  民办学校董事长:像我们普通班的学生,像我们学校每年到了高二可能这个班就走掉一半的学生都到了国外去读书。到了高三可能这班里边走掉70%学生,到国外去读书了,原来我们办的是普通民办学校。后来看到这种现象以后,我们干脆向国际化转移。从初中开始,甚至小学开始,我们就往国际化方面靠拢,今年学校开始与美国中学合作开办双文凭班,同时也确定了全面向国际学校发展的方向。

  民办学校 董事长:我今年还是在高一在招普通班,明年高一普通班就决定不再招了。

在课堂上,我们看到这些面容稚嫩的孩子在大声朗读着一些可能普通高中、甚至大学才会学习的词汇,这让我们很好奇,在他们的心目中对未来有着什么样的规划呢?

  记者:你们自己为什么要来念这个EP班,谁告诉我?…

  学生1:让我们的英语学得更好更扎实,更好的跟外国人交流。

  记者:未来是为了什么?

  学生2:是为了跟外国人有更好的相处,让世界和平。

  学生3:就是我妈妈说,他希望我长大能上哈佛念,然后我就想为了这个目标努力

  学生4 希望以后,我们要出国留学的时候可以,可以尽快的学会英语,能跟外国,外国人很好的交流。

  学生5:因为为了家长的,家长的理想和我的理想一定要出国留学。

  记者:“我手里有两份高中的课程表,一份是普通高中的,我们都很熟悉,而这一份呢,是国际学校所谓AP班的课程表,可以看得出的是,所有课程名字都是用英文标明的,而且还多了经济和计算机的课程,但其实比语言不同更重要的是,这两张课表意味着两个不同的教育体系,选择美国AP课程,也就基本意味着放弃了中国高考。”

  如果不是看到黑板上的公式,记者很难想象这是一节正在讲机械能守恒的高中物理课。教学的整个过程都是用英语,老师和学生一直在互动,利用粉笔、气球等各种道具说明自己的观点。而这样一堂课,显然从形式和理念上都更加贴近国外的教学体系。

  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带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结果呢?在北京的另一所国际学校,我们采访到正在对学生进行面试的校长王富丽。

  王富丽:“我们希望能够就是说就是说目前就是在中等,比如中考成绩中等的学生,我们希望能够把他们培养就说能够进入世界前50名的学校。

  把中等成绩的中国学生培养进入世界前50的学校,听上去是一个颇具诱惑力的目标,但实际上,学生的基础素质也非常重要。因此,国际学校更看重入学的筛选,就连入学面试都是全英文的对话。

  北京王府学校国际事务办公室外联主任 韩冰

  韩冰:我们知道那边大学招生人员要求什么样,素质学生,我们会通过我们招生时候来判断一下这些学生有没有潜力,具备不具备这些东西

  在采访中,我们认识了夏南。他初中念的是北京育才中学,到高中的时候,又顺利进入了育英中学,都是在北京知名度很高的学校。按照这条轨迹,他的下一步将是争取考上一所重点大学,但是就在夏南高中刚刚入校的时候,爸爸突然决定改变原来的计划,让夏南转入21世纪实验学校的国际班。

  夏南爸爸:“这个抉择很大,我很矛盾,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名牌(中学),大家传统或品牌这是根深蒂固了,你要说既然有了品牌进不去那另当别论,已经是校长都同意了的事情,你又要选择别人这是一个重大的,而且非常艰苦的一个决策。”

  虽然是一个艰苦的决策,但夏南爸爸告诉我们,他丝毫不觉得遗憾。

  夏南爸爸:不是说是考上清华,考上北大就是最高的愿景,不是这回事。

  爸爸拿定了主意,但是夏南却告诉我们,他当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出国留学意味着怎样的改变,之后甚至想要退缩。

  记者:你自己的愿望想出国留学是什么时候?

  夏南:是最近。

  记者:为什么?其实你不是在爸爸妈妈跟你说你要出国留学,你自己就想留学?

  夏南:你知道吗,我这个心理历程一直是这样的,一开始就是想着要轻松,我觉得我比外国人有优势,而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了解外国的资讯,我觉得我可能是处于劣势的一个,因为正如我刚刚所说的,我在学英文的时候他们可能在学其他的一些知识,而当我学其他的知识的时候,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一部分的知识而学更深入的知识。

  从父母的愿望,到自己的愿望,到意识到出国留学意味着什么,成为国际学校的学生要走的一段历程。夏南选择了继续把留学的路走下去

  夏南:希望就是通过出国深造,然后希望就是能increas  my 

  ability,you  know,就是增加我的才干然后拓宽我的视野是这样。

  记者:你现在很习惯从中文里面加英文?

  夏南:很自然的就加上。

  还有一年,夏南就要去国外念书了,我们发现,这个大男孩正在努力地为出国做着准备。

  记者:你感觉你现在做好准备出国留学了吗?

  夏南:你放心我非常地自信,对,包括美国人,他们每个人都很自信,所以说我希望到那样的一个环境里面我也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所以说心理上我应该是没有问题。

  从最早的公派留学,到后来申请奖学金出国念研究生,到把留学当做高考不理想的退路,再到念国际学校,现在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路显然是越走越宽了,但家长们花费巨资,寄予厚望的孩子,留学深造,又将会迎来怎样的未来呢?这几年的事实表明,留学大军中有人成为炙手可热的海归,也有人成为无人问津的海待。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他们的差异呢?人才专家对留学热是这样来分析的:

  郝健:就是留学回来找工作遇到困难,我感觉有些这种种子在他留学之前就种下了,当初出去的时候就有一些盲目,因为有的人可能是因为为了,就学习成绩本来就很好,寻找更好的教育机会,有些人可能是为了一种逃避,或者纯粹因为家里有钱而出去,他的目的性不强,包括在专业或者是国家的选择上,这样他回来的这种含金量或者是竞争力就不强。

  郝健是国内最大的人才招聘网站——智联招聘的高级职业顾问,去年下半年,他们专门就企业对海归的需求进行的问卷调查。

  郝健:我们做了147家企业的调查问卷,然后其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在能力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一个是海归,有海归背景的,一个就是国内的我们叫土鳖也好,就是你会优先录取谁,那我发现这个选项只有35%的企业说优先录取海归,然后其他65%的企业就说实际上他们不会考虑你是不是有海外留学背景。

  而智联招聘猎头部总监 徐荷香看来,海归的含义实际上并非仅仅是国外留学归来。

  徐荷香:实际上我们在招高端人才的时候,客户给我们提的要求有的是要海外背景的,但是这个背景是指在海外的工作背景,我就举个例子给你听,我们曾经接了一个特别大的项目,是国内特别大一家知名的金融机构,他当时要招一大批金融方面的人才,但是他的要求是在海外的金融机构工作过多少年,而不是说你在海外读了一个金融方面的专业即可

  徐荷香认为,随着这些年海归的逐渐增多,国内企业已经非常理性。更看重求职者从国外带来的是技术上面的经验。因此,现在的家长是否需要跟随潮流花费血本让孩子出国留学,值得三思。

  徐荷香:我觉得成为高端人才不在乎他是在国内学习的还是国外学习的,如果本来就不是一块玉,是一块石头,你不能到了海外就期望这块石头就变成一块玉回来。

  专家告诉记者,要理性地看待出国留学,家长们不要把留学看成是提升孩子能力的灵丹妙药。不过,客观来讲,留学热毕竟涉及每年几十万孩子和数量更多的家庭,大规模留学热这种现象究竟会给经济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它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又有哪些?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王伯庆:像我们中国,如果是出现了大量精英或者普通的学生出去留学的话,对我们国家来说我觉得是一个人才很大的一个损失。

  王伯庆,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总裁,著名教育专家,他认为对目前火爆的留学潮应该心存警惕。

  王伯庆:就是我们国家一方面人口下降的比较厉害,就我们国家那么就是说我们国家不仅需要留住这批人,而且需要留住这批人口,就未来的劳动力。那么如果我们这样的大量的人在高中和本科阶段就出去的话,而他们对国外对适应力比较强的话,那么回来的可能性可能就比较小一些。

  记者:就是很多年前其实大家就在讨论这个出国留学生问题的时候,比如说清华北大大量的学生出国留学,我们把它叫留美预科班,那么现在这么多年之后我们再讨论人才流失的这个话题,跟以前有什么差别呢?

  王伯庆:对,因为这次就更加深刻了,因为清华北大那批,可能考起的不多的  ,可是一旦到了本科和高中阶段它的规模和数量就大得多了,就像我们刚才讨论的,就是说他的数量不仅包括精英学生还包括普通学生,中等学生

  中等偏上学生,甚至中等偏下学生,我们国家就是说是在人才大面积上面,大层次上面开始出现了那个失血现象了。

  这两年,汇率的变化和收入的提升让更多的中国学生自费留学成为可能,但是要留学还是需要少则20万,多则100、200万人民币的费用,而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花费巨资送孩子们出去的家长,也有相当一部分出于无奈。

  记者:一定想把孩子送出国的吗?

  家长:那是当然的,因为我觉得就是这个现在这个教育吧,孩子压力太大了,而且学的很多东西说句实话就为了考一次试,……

  家长:现在国内教育的毛病大家都看见,我觉得可能迟早的事,你国内上完大学可能也得出去,这个现在,可能得,大部分人都选择这条路。

  家长:其实我们的教育资源分配太不均衡了,家长是,是被逼的一点路都没得走,才走到这来,谁愿意花这么多钱来上这么贵的学校,我相信没有人觉得舒服

  王伯庆认为,此次留学潮形成的主要原因恰恰反映出我国教育体系的问题。

  如果这种教学质量不尽快得到扭转,将会导致更大的留学潮

  王伯庆:我觉得第一个作为我们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认识到这个在我们的高等教育和世界上最好的本科教育有巨大的差距,而在教育全球化的过程中间就是说加上我们中国那个家庭的收入增加,他就会产生一个什么呢?就说我们的孩子会用脚来投票,他就是最优秀的这批孩子他用脚来投票去到国外的最好的大学去读书

  半小时观察

  出国留学是孩子和家长在用脚对国内的教育制度投票,这种说法听起来挺新鲜,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伴随留学热而来,还有一句很多人熟悉的话,中国有最好的基础教育,却没有最好的大学。出现这种落差,不仅仅在于大学本身,更深的原因来自以考试为核心的整个应试教育体制。作为从校园通往社会的最后一道大门,大学对学生应该是培养而不是灌输,学生获得的应该是能力而不是分数。可是,国内大学教育尽管已经不需要高考,但很大程度上依然延续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不少热门专业也变成了就业难点。是否选择留学这条路,尝试一段新的人生,这是家长和孩子的自由。但他们集体选择背后所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关注。

留学专家为您定制留学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出生年月 :
请选择出生年月
 意向学校 :
 所选课程 :
 当前学历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21

    2025.11

    2026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6 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满足学术、语言、材料、资金四大核心条件。学术上需...

    19

    2025.11

    不高考出国留学可以吗?看看这些途径有没有适合你的!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摆脱传统高考的限制,通过其...

    19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需要提前了解哪些海外文化习俗,避免文化冲突?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了解海外文化习俗是避免文化冲突的关键。不同国家在社交礼...

    18

    2025.11

    海外院校的 “双录取” 政策是什么?对语言成绩不够的高中生出国留学有帮助吗?

    海外院校 “双录取” 政策是同时发放语言班录取通知书与本科预录取通知书,...

    13

    2025.11

    出国留学后,高中生如何平衡学业与生活?有没有时间管理的实用技巧?

    高中生出国留学后可以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课外...

    12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家长最担心的安全问题该如何提前防范?

    高中生出国留学是不少家庭的选择,但安全问题始终是家长关注的核心。提前防...

    热门留学专题推荐更多>
    高考后留学

    出国留学背景提升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出国留学评估
    微信咨询
    出国留学微信咨询

    扫码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
    出国留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