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出国留学网-专注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留学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留学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政策解读

警惕“留学负现象” 海外市场现状调查 

来源:网络 时间:2010-08-10 17:54:07

乌克兰:留学中介鱼目混珠

  记得在基辅国立舍甫琴科大学参加乌克兰第三所孔子学院揭幕时,记者曾碰见几位熟人,他们是记者1984年在基辅大学进修时的老师。罗曼语系教授和国际关系系教授都对记者说:基辅大学与中国有着传统的学术友好联系,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就曾有数百名中国留学生赴“红楼黄楼”求学。中国改革开放后,1984年起基辅大学恢复了与中国的联系,当时他们迎来的第一批6名中国进修生,成为了中乌友好的“第一批春燕”。如今,已有超过上万名中国学生与基辅大学的名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乌克兰作为一个传统的留学目的地国,至今仍保持着一定的优势和吸引力。苏联解体后,乌克兰部分人才精英流失,但仍基本保留下独联体内仅次于俄罗斯的科技教育大国地位。目前乌全国共有904所高校,其中95所为国立。每年招生约50万,在校生为250万。按照平均人口计算,乌高校数量在整个欧洲名列前茅,但学生数量却是较低的。从2000年以来,外国在乌克兰的留学生人数每年以10%的幅度递增,现约有5万名来自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乌克兰就读,其人数规模居世界第九。

  因历史、现实等综合因素,在乌克兰的中国留学生的比例在前独联体国家中一直居首,目前约有1万人。这些年轻人年龄上大多以18至20岁为主,虽然他们中大部分仍保持着前辈们刻苦学习、严格自律的优良传统,但现实中仍有一些不能忽视的问题,而随着留学年轻化趋势的不断蔓延,这些问题也更加值得国内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

  基辅语言大学老师丽达说:“我们系里有些中国学生都来了三年多,俄语还是开不了口。”不过,一些中国学生也有他们的苦衷,“现在学校有关乌克兰语必须为讲授的语言的规定,无形中增大了学生的语言负担,除了在上俄语课时是使用俄语,其他课程都是用乌克兰语授课,这对本国学生没有负担,但对东方的中国学生,俄语和乌语则是有着极大差异的两门外语。”

  由于语言不过关而导致的学生逃课现象也较为普遍。对此,学生们会抱怨说,因为他们听不到“精彩”,学校的授课方式陈旧单一,属于“填鸭式教学”,所以才提不起兴趣。在课余时,大多数学生都是把时光耗费在电脑、游戏、网络上,另有少数则是进行隐蔽性的“打工”,因为乌克兰法律不允许学生在任何时间打工,世界多数国家都通行的学生勤工助学在这里并不被允许。而在考试时,也往往有不少学生“临时抱佛脚”,借别人的笔记本抄写,甚至直接拿钱贿赂老师。据记者了解,这类“混”文凭的学生不乏其人。

  还有一种并非偶然的现象,就是留学中介鱼目混珠。目前在乌克兰,多数中介仍是个人行为,以自己对当地情况和高校的了解,通过网络和国内进行联系。这些留学中介在招生中因为是金钱至上,所以对出国的生源把关并不严格。而部分学生在来到后,又得不到当初承诺的条件,因此十分无助,有的因学历公证、论证不足,有的因学校名额有限,特别是艺术院校,每年的名额十分严格,而从国内过来后,留学中介无法满足,将学生推向社会,任其自谋生路。然而对此,乌教育部至今也没有什么有效的监督机制。

  据记者了解,目前乌克兰在留学领域中的法规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失。东欧发展研究所所长梅?戈什对记者说,苏联体制遗留下的教学条件与转型中乌克兰教学模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在适配过程中没有法律保障,至今入学标准只有一个文件―――乌克兰政府1998年8月5日颁布的1238号决议。

  而在接受外国学生方面,也少有国家间协议保障,通常都是由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开办的留学中介或代理来招生。在此方面,国际移民组织乌克兰代表处达?维尔克利特表示,外国学生在乌最常碰到的问题就是信息封闭,学生对教学条件等相关信息知之甚少。

  此外,留学生还常常会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特别是经常遭受警察无端盘查和刁难。有3名来自刚果的学生,在国内看到广告后决定到乌克兰,随后在签约、支付签证和入学邀请、医疗保险、机票等方面支出了一大笔钱。然而在来到基辅国立大学后,在报到时才被告知还要交付2600美元的住宿费和学费,否则就会被遣送回国。而在此之前,中介根本没有提及此事。于是,他们的护照被拿走,有1名学生被遣返,还有1名学生因为反抗而被关进了监狱。非洲学生表示,他们在这里感觉自己是“被凌辱”的人,没有任何权利。“我们是来学习的,毕业后回到非洲。我们没有做出任何违法的事,不好的事,我们是正常渠道合法而来,为何对我们这样啊。”

  如今,中国留学生在乌克兰的求学地域布局也开始发生变化,不再集中在首都基辅,而是选择专业对口,学校条件好的地方高校。统计显示:从留学生总量上目前哈尔科夫州居第一,有12700名留学生,其次才是基辅、敖德萨和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哈尔科夫建筑学院的李萍就对记者说,她就是冲着这一学校的实力和学费及花费较低而来,此外,地方上的安全感要稍好一些,在基辅袭击外国人、外国学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她来自一个工薪家庭,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的理想是大学毕业后,回国发展。

  日本:“就学”、“留学”两个签证

  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的最新调查结果,截至到2009年5月(日本新学年从每年的4月开始)时,在日留学生数量为13万2720人,距离目标尚差约17万人。不过,这一数字仍然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留学生为7万9089人,约占总人数的60%。

  2008年,日本政府提出“30万留学生计划”,计划到2020年时在日留学生人数增至30万人。就此福田康夫曾在国会中称,该计划可以扩大人员交流,使日本更加开放。

  对于30万这个数字,日本文部科学省计划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日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在读学生数约350万人。受“少子化”的影响,此数字将呈现减少的趋势,不过随着升学率的提高,此数字应会维持在300万左右。在非英语的发达国家中,德国招收留学生占总学生数量的12.3%,法国为11.9%,英语发达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此比则更高。而日本留学生比例现在只有3%强,如果要达到德、法的水平,按10%计算的话,留学生应达到30万。

  说到“少子化”,不得不提的一个现象是,如今一些日本大学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越来越担忧,而此前《日本新华侨报》也曾发表署名文章称,这些问题在中国留学生身上同样也不少见。文中称,相当数量中国留学生学习的热情在下降,学习的能力在减退,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新华侨华人社会也应该对“新生代”中国留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

  文章提到,如今中国留学生走出国门的时候,大部分都是由父母准备了学费或者是第一笔学费,还有不少是由家里直接提供生活费,这是几十年前的中国私费留学生们梦寐以求或者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应当说,如今中国留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要比那个时代中国留学生的课堂出勤率高出许多,但是,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程度却有所下降,在课堂上玩手机以及聊天的大有人在。

  所以,如何提高当今中国留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能力的问题,是一个需要海内外华人社会共同思考的问题。国内的家长不应在把孩子送出国门后就不再管孩子,不应在通讯联系更为便捷的时代反而更加不了解身在异域的孩子。文章指出,“提振中国留学生学习能力这个课题值得认真研究”。

  日本的高校一般都较为规范,社会治安也不是很大问题,但在考虑赴日本留学时,需要重点识别两个签证:“就学”签证和“留学”签证。

按照规定,赴日留学可以申请大学、研究生院、短期大学、设置专科课程的专修学校及高等专科学校等5类院校。而在进入这些院校前,一般先要上1至2年的日语学校。语言学校多由公司或个人经营,在80年代扩大留学生的初期,一度出现了欺骗生源、学生非法滞留等诸多混乱情形。1990年,日本设置了“就学”的签证资格,发给不在上述5类学校就学的外国人(高中生以上)。因此,在语言学校的学生获得的并不是“留学”签证。当然,如果在大学的留学生预科、专科学校日语专业学习日语的话,获得的则是“留学”签证。

  两种签证的区别首先是驻留时间不同,“就学”为1年或6个月,而“留学”则为2年或者1年。两者都允许打工,但是“就学”时一天打工时间规定在4小时内,“留学”的话,一周打工时间则为28小时以内。对每天打工的时间没有专门限制,放假时一天最长可以打8小时的工。

  为配合“30万留学生计划”,日本还修改了《入管法》,并于2010年7月正式实施。新法取消了“就学”的签证名目,统一为“留学”。据统计,2009年发放的“就学”签证中,仅中国人就有1万8千余人。名义变更后,今年留学生人数统计估计将会有大幅上升。

  据报道,中国赴日留学签证的通过率已超过90%以上。记者了解到,在东京的语言学校中,有一半以上的是高中毕业后就来日本的“小留学生”。东京语言学校,学费宿舍费平均一年在100万日元(约合7.8万人民币)左右。当然也可以租房子住,不过,东京是世界上物价最高的城市,几平方米的房子也租金不菲。由于生活成本较高,除了家境特别好的,在日留学生基本都会选择打工。

  日本大学有国立、公立、私立之分。目前留学生人数最多的是早稻田私立大学,有留学生3144人,其次是立命馆亚太大学有2786人,超过1000名留学生的有17所学校。一般私立学校门槛并不高,如果正常学习,语言学校2年内进入一般私立大学应该问题不大。

  美国:留学别去“克莱登”

  多年来,美国由于教育体系先进及签证政策相对宽松,一直是中国留学生的首选国家。2009年,在美国注册的国际留学生总数约为67.2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达到9.8万人,与2008年同比增长了21.2%,列2009年国际留学生增幅之首。

  庞大的留学生市场背后孕育着巨大的商机,而针对留学生的“空壳”学校也应运而生。过去10年,由于缺乏严格的法律监管和有效的道德约束,假借高校名义滥发文凭的现象在网络不断蔓延,成为网络诈骗犯罪的一大主要内容。“文凭工厂”的网站数以百计,产值估计达到5亿美元,在过去几年中翻了1倍。

  目前,美国的“文凭工厂”已形成产业链格局,不仅提供假文凭,还提供假成绩单、假推荐信等各类证件。一个“文凭工厂”的网站显示,缴纳89美元就可获得硕士学位,另加80美元可提供成绩单,再加20美元的话,就能买个“优秀”的成绩。

  在阿拉巴马州和密西西比州,由于州政府打假法规软弱无力,“文凭工厂”在当地盛行一时。这一现象促使很多州出台严格的法律,对文凭造假行为予以严厉打击。2003年和2004年间,美国审计总署在对少数事务所的调查中,竟然发现了463个使用假文凭的联邦雇员。对此,美国已有十多个州将使用假文凭求职列为犯罪。美国劳工机构也建议,用人机构一定要致电教育部或联邦贸易委员会等相关机构审核求职者的学历背景,避免“克莱登大学”现象的发生。

  调查显示:如今美国的“野鸡大学”几乎遍布全美各个角落,成泛滥之势。而这一现象的出现,根本上是由于美国的大学创办制度和大学认证制度存在巨大的漏洞。据了解,在美国每个人都有权利开办大学,任何人都可以花几十元、用半小时的时间在政府部门注册成立大学,然后由美国教育部许可的各类行业性民间组织对其进行认证,而美国教育部并不参与认证任何大学。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民间组织为了实现“自负盈亏”,便纷纷采取向所认证的大学收取高额费用的方式,在经济上依赖于它们的“客户”,所以经过认证的美国大学并不代表其拥有高水准的教学质量。

  据报道,2009年落马的深圳高官许宗衡曾就读的“美国国际东西方大学”,甚至已经被AACSB所认证(AACSB―――国际高等商学院协会,成立于1916年,是全球首屈一指的商学院和会计项目非政府认证机构),可它的的确确是一所货真价实的“野鸡大学”。统计显示:美国的“野鸡大学”年收入高达16亿元人民币。而在华人数量最多的加州,“野鸡大学”也最为猖獗。

  美国《世界日报》资深记者鲍广仁就对“野鸡大学”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他说,“野鸡大学”颁发假文凭、假学历有两种方式:一是向留学生收取昂贵学费,然后装模作样地给他们上点儿课后,就颁发各种学位;二是直接卖学位,留学生连学都不用上,就可以获得想要的学位。

  值得一提的是,“野鸡大学”的网址也多是以“.com”或“.org”结尾,而不是“.edu”,后者代表的是教育机构,而前者代表的是商业机构。但网址中含有“.edu”的大学也并不都是正规大学,很多历史较为悠久的野鸡大学,也都是以“.edu”注册的网址,这是因为美国在2001年前对“.edu”网址的使用并没有详细的规定。

  欧洲:小语种国家陷阱多

  李佳(化名)是去年高中生留学大军的一员,在谈及留学经历时,她说,“我去的是西班牙,不少人选择去美国、加拿大,也有很多人去了英国、法国、德国等,大部分同学都是自费留学”。

  由于英、法、德等这些传统的留学目的地国竞争激烈,各方面压力相对较大,许多孩子和家长纷纷转战小语种国家,小佳就是“避热”的一个例子。如今,随着中国和欧盟国家经贸往来升温,西班牙等小语种国家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中国学生的青睐。

  统计显示:从1978年至2009年,中国约有162万留学生。在欧洲国家,留学德国达2.6万人,留学英国达3万,留学法国近1万人。而随着近年来欧洲一些小语种国家逐渐开放留学政策,以及欧元贬值的刺激,西班牙、比利时和北欧地区等小国留学逐渐升温。据中国驻比利时使馆教育处薛浣白参赞介绍,目前在比利时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大约有3000多人,其中约80%为自费。

  在留学的专业选择方面,很多中国留学生偏重管理、金融等热门专业,但是这些专业的学费多是异常昂贵,有些地区甚至把留学生当成“摇钱树”。近年来,在瑞士有些人为了挣钱,就创立了专门针对中国大陆学生的私立酒店管理学校,瑞士政府对于这类私立学校的创办不加以限制,也不考察收费和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是,其文凭也不被官方认可。

  此外,针对这些小语种国家的“黑中介”诈骗更是层出不穷。有些学生就是因为在国内时,对西班牙语一窍不通而听从了“黑中介”的“花言巧语”,花费巨资去了西班牙,但是最终由于语言难关不得不放弃。

  另外,在欧洲最大的英语国家―――英国,“野鸡大学”的问题也同样严重。据统计,目前在全世界的“野鸡大学”国家分布排名中,美国高居榜首,有855所;紧随其后的就是英国,有87所;位居第三的是加拿大,有18所。

  就此,英国负责继续教育事务的国务大臣凯文?布伦南曾表示,“英国可能有多达2000所假院校,致使数万名冒牌学生得以进入英国,而假院校盛行将有损于英国作为全球教育中心的声誉。”调查显示:一些学校的实际在读学生人数和注册学生人数相差甚远,有的学校注册学生有1178人,但真正来上课的学生不超过200人。据披露,一所名为“曼彻斯特职业大学”的院校建立于2006年,曾向1000多人出售学位。其结果是,有成千上万人通过类似的留学申请方式混进英国。

  加拿大:低龄出国应考量

  马丁(化名)是一名在加拿大一所大学预科(相当于国内的高中)就读的中国学生,他描述了这所学校内中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年轻同学刚到加拿大会倍感无聊寂寞,往往会尝试在国内从未尝试也不敢尝试的新鲜事物,用他的话说就是“未成熟的心灵极易接触新事物,新世界新环境有了更多新的诱惑”。

  马丁认识的一名10年级学生,就曾在加拿大一家赌场一夜赌输2万元加币,不得不打越洋电话请家长汇钱解决“钱关”,在国内不可能有这样机会的学生都带着一颗好奇心走进了吃人的赌场,大多是输光而归。他说,自己的一位同学出于好奇吸了第一口大麻,渐渐地开始为之沉醉,把父母给的钱大都花在这上面,荒废了学业,人也很憔悴,有气无力,面无血色。在国内,家庭的严厉管教决不允许女孩子在外面过夜。而在加拿大,许多年轻女孩为了逃避没人照顾的生活,往往会寻找“可以依靠”的人过起同居生活,而这并不适合心智尚未成熟的她们。

  在加拿大,马丁所描述的情况具有一定代表性。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护理系黄姓华裔教授表示,部分赴加小留学生由于缺乏管教、自控能力不强,在充满诱惑的加拿大确实过着奢靡混乱的生活。据加拿大《星岛日报》称,高中男寄宿国际生中,高达24.5%出现滥交,相比之下,本地生只有11.9%。而温哥华市警方也发现,在私人妓寨中甚至有中国女寄宿生卖淫。

  据国内最新发布的《2010年首次中学生留学意向调查报告》显示:像马丁和他的加拿大预科同学一样选择出国读高中、本科的中国学生数量近些年呈“猛增”趋势。该报告称,17.8%的受调查学生选择“不希望参加高考直接海外就读”,而留学加拿大人数在2010年出现井喷之势。这是因为,受到竞争对手澳大利亚留学市场私营院校倒闭、移民政策紧缩的影响,近期留学政策以“放”为主的加拿大成为之前有意赴澳留学生的第一选择。

  尽管出现这么多问题,赴加留学市场依然火爆。留学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咨询加拿大留学的人数增长同比超过三成。加拿大约克大学一名研究东亚文化的教授表示,据他观察,现在许多中国人出国留学并非深思熟虑的结果。他说,现在的中国家长可能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总认为加拿大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都是人才,而没有考虑到孩子本身是不是适合赴加单独生活学习、当地留学生政策是不是完善等,家长在热切希望孩子能获得优质教育的同时,必须要作出理性的选择。

留学专家为您定制留学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出生年月 :
请选择出生年月
 意向学校 :
 所选课程 :
 当前学历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21

    2025.11

    2026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6 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满足学术、语言、材料、资金四大核心条件。学术上需...

    19

    2025.11

    不高考出国留学可以吗?看看这些途径有没有适合你的!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摆脱传统高考的限制,通过其...

    19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需要提前了解哪些海外文化习俗,避免文化冲突?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了解海外文化习俗是避免文化冲突的关键。不同国家在社交礼...

    18

    2025.11

    海外院校的 “双录取” 政策是什么?对语言成绩不够的高中生出国留学有帮助吗?

    海外院校 “双录取” 政策是同时发放语言班录取通知书与本科预录取通知书,...

    13

    2025.11

    出国留学后,高中生如何平衡学业与生活?有没有时间管理的实用技巧?

    高中生出国留学后可以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课外...

    12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家长最担心的安全问题该如何提前防范?

    高中生出国留学是不少家庭的选择,但安全问题始终是家长关注的核心。提前防...

    热门留学专题推荐更多>
    高考后留学

    出国留学背景提升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出国留学评估
    微信咨询
    出国留学微信咨询

    扫码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
    出国留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