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出国留学网-专注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留学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留学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政策解读

海外学文科国内早准备

来源:育路留学网 时间:2011-05-13 14:58:28

    精英大学重人文研究

    在国外,精英大学偏重于人文科学研究。以耶鲁大学为例,在过去25年里,历史一直是头号热门专业,后来才被经济学和政治学超出。而耶鲁的经济学,是高度理论化的人文学科,不是实用学科。耶鲁根本就没有实用的经济(即商务)本科专业。哈佛大学四大热门专业,第一是社会科学,第二是生物,第三是英语,第四是心理学。普林斯顿的传统五大专业是政治学、经济学、历史、英语和国际关系。

    究其原因,海外精英大学,是各界领袖的摇篮。作为领袖,高眼界与宏观的视角尤为重要,相比之下具体的技术则不是重点。若从精英学校的学生背景分析,大部分学生出身中高产阶层,父母受的教育很高,对大学有充分的理解,鼓励孩子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上大学的最基本目标,是发现自己,认识世界,反省人类最基本的价值。大学主要是一种精神经历,而实际的谋生技能则不需要这类家庭的学生去考虑。

    中国文科生海外遇困境

    由于国外的文科学习对于英语和文化背景方面的要求相比理科要高很多,因此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普遍遭遇了学习困境:在教学中,小规模授课和课堂讨论都是海外教学特色,但没有在英语语言环境里生活过的中国学生,刚到国外时很难听懂,从而无法参加讨论,口语不流利,即使听懂了别人的讨论,自己有想法也无法流畅表达,所以逐步被边缘化;在课堂外,文科学生需要更多的社交与交流,文化背景不熟悉、学习紧张以及自信心不足都影响了中国留学生的社交能力,甚至使他们变得孤僻或者只生活在海外华人圈里,失去了留学的意义。

    对这一现象,语言能力不足是首要原因,即使有些学生达到了学习文科所要求的语言分数,也不代表他们具有在国外大学进行文科研究的能力———“中国学生长期处于‘输入’知识的教学环境,而在国外,学生不仅要懂得‘输入’,还要懂得如何积极主动地‘输出’。”中国学生长期养成了花大量时间去理解、记忆知识的习惯,用于思考应用知识的时间很少,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到了海外,感觉难以适应并不奇怪。

    为了兴趣提早准备

    在如今的留学大潮中,大量的中国学生奔赴海外寻求更先进的知识和更广阔的视野,从而成为明天的领袖。现状却是中国学生在海外的理工科中存在扎堆现象,同时文科素养业已成为冲击西方名校的重要砝码。在兴趣的前提下,文科学习已经成为入读常青藤、剑桥等名校的必要准备,也是更具挑战性和价值的一项选择。

    对于一些有志于文科研究并有留学深造想法的同学们,不少留学专家建议:海外学文科,国内早准备。不仅要做好语言上的准备,全面提高英语学习和应用能力,而且要在文化背景、生活、性格等各方面做好准备。

留学专家为您定制留学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出生年月 :
请选择出生年月
 意向学校 :
 所选课程 :
 当前学历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04

    2025.10

    2026年本科毕业出国留学条件详解:语言成绩与GPA要求

    2026年本科毕业出国留学条件中,语言成绩与GPA要求是核心考核标准。本文针对...

    03

    2025.10

    2026年出国留学哪些专业比较有前景?这些领域值得关注

    2026年出国留学哪些专业比较有前景?针对这一常见问题,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最...

    02

    2025.10

    出国留学费用排名出炉,如何根据预算选择留学国家?

    最新出国留学费用排名已正式发布,本文详细对比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热...

    01

    2025.10

    高考成绩差出国留学:五大热门国家留学指南

    高考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仍有多种出国留学途径可操作。本指南聚焦美国、英国、...

    30

    2025.09

    出国留学期间遇到学习困难或文化冲突该如何应对?

    出国留学遇学习困难(语言、学术模式)或文化冲突(社交、价值观)时,可通...

    28

    2025.09

    高考400分选择出国留学好还是上专科好?

    高考 400 分选择出国留学或上专科,需结合学历目标与职业规划。出国留学可通...

    热门留学专题推荐更多>
    高考后留学

    出国留学背景提升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出国留学评估
    微信咨询
    出国留学微信咨询

    扫码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
    出国留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