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由广州市财政出资1300多万元资助的首批40名留洋大学生已陆续飞往欧美,它使得每名留学生平均享用公款32万多元,其中受资助最高的达143.2万元。这在全国开了先河。
这条消息见诸媒体后,引来众多质疑。许多市民诘问,花纳税人的钱公派少数精英出国值不值?人是怎样选出来的?留学生学成后会如约回国吗?能为广州作出哪些贡献?
分析这些质疑声音,可以看出市民主要关心两个问题,一是花费巨额财政选送精英留洋是否“物有所值”?二是公派留学生是如何选拔出来的?其中,市民对第二个问题的关心远甚于第一个,因为这关乎到公派留学生的遴选程序及过程是否公平、公正、合理?从信息披露看,公派生已经远渡重洋,媒体才作报道。显然,公费留学生的选拔过程是保密的,信息不透明,未对社会及公众公开,难怪市民质疑、抱怨,甚至于有人“浮想联翩”,怀疑其中是否存在权力寻租、暗箱操作?
有关部门回应说,入选留学生要满足5个条件,首要条件是通过个人申请获得国外高校的录取通知,所以名为公派,实为资助。遴选过程分三步,首先由广州各高校自荐85人;然后由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审核资格,筛选60人;最后经专家组审核,选拔40人。
然而,这种回应并不能消除公众的质疑。因为虽然遴选程序堪称严格、缜密,笔者也相信遴选出来的留学生都是佼佼者,但这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仍然属于关门操作,闭门定制,该公开的没有公开,该透明的没有透明,就莫怪公众批评了。
40名公费留学生,尽管需要靠自身努力获得欧美名牌大学的入学资格,而不是由政府包办,直接选送,但名为公派也好,实为资助也罢,留学所需的经济来源性质相同,花得都是公共财政、纳税人的钱。既然用纳税人的钱资助留学生,就必须做到公开、透明,让公众知情,使纳税人了解、甄别、考评人才选拔程序是否合法、合规、公正无私,所遴选的留学生是否德才兼备。所以必要的公示、听证,是公派留学不能绕过的必经程序。
目前,公派留洋在各地已基本停止,广州带头开“绿灯”,可能会有许多地方迅速跟进。但有一点切莫忽视,既然是动用财政资助留学生,就必须尊重纳税人的知情权、选拔人才的参与权和遴选程序的监督权。
相关阅读推荐:
申请留学院校咨询服务热线:400-8013-655 51294614
21
2025.11
2026 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满足学术、语言、材料、资金四大核心条件。学术上需...
19
2025.11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摆脱传统高考的限制,通过其...
19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了解海外文化习俗是避免文化冲突的关键。不同国家在社交礼...
18
2025.11
海外院校 “双录取” 政策是同时发放语言班录取通知书与本科预录取通知书,...
13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后可以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课外...
12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是不少家庭的选择,但安全问题始终是家长关注的核心。提前防...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