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出国留学网-专注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留学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留学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政策解读

海外留学生安全事件频发,自我防范意识需提高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时间:2012-05-03 17:20:40

  核心提示:

  对无数南加州的中国留学生来说,4月11日就像是一场噩梦:一男一女两名中国留学生在一辆车内被枪杀。随着越来越多的学子走出国门求学,诸如此类的报道就开始屡见不鲜。轻则损失财物,重则性命堪忧。留学生又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成为侵害目标?

  “没想到去国外留个学,会这样不安全!”

  这些天,杨云峰的妈妈天天都在掰着手指数日子: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上大学一年级的儿子,五月中旬终于能放假回国。

  上个月,在这所学校发生的枪击事件,让原本就为儿子悬着一颗心的她变得更加焦虑:“孩子怕我们担心,总说一切都好,其实好不好,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没被抢,竟成不正常

  和几乎所有的留学生一样,其实杨云峰自己也很难界定留学生活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出国以后,开阔眼界,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是真。但课堂上听不懂老师讲解的焦虑,生活中被当地人排挤甚至歧视的痛苦,真的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楚。”沉默许久,与杨云峰交谈的QQ对话框里,跳出了这样一段文字。

  4月11日发生的这起枪击案,更是给他短暂的留学生活留下了特别惊心的一笔:那天凌晨,瞿铭和吴颖这两名中国留学生在一辆自己买来的二手宝马车内被枪杀。

  “案发现场就在我平时经常路过的地段,学校虽然处在洛杉矶市中心,但周边的治安环境是出了名的差,盗窃和抢劫这样的案件时有发生。”

  4月18日,按照中国传统,是南加大两名遭枪杀中国留学生瞿铭和吴颖的“头七”忌日,南加大于当晚在学校一处礼堂举行正式的悼念活动。

  “有上千人参加。”杨云峰告诉记者,那天,他和其他留学生一起在雨后的瑟瑟寒风中手捧蜡烛与鲜花,自发参加追思会。含泪悼念的同时,大家也相互交流起各自曾遭遇过的抢劫事件。对这次事故的原因,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机,应该就是因抢劫而起。为了一点小财而开枪杀人,这种耸人听闻的案件,在可以合法拥有枪支的美国并不罕见。

  就在追思会当天,学校附近又发生了一起持枪抢劫案,凌晨时分,一名持枪歹徒试图抢劫4名学生,幸运的是刚好被巡逻校警遇到,开枪击伤并逮捕了抢劫者。

  “刚来的第一天,就有学长调侃式地告诫过我,‘没有被抢过,留学生活就不完整’。”杨云峰说,“虽然自己还没有真正碰上过这么危险的事情,但现在才是留学生活的第一年,发生枪杀案后,我是真的开始担心起自己的人身安全。”

  易惹祸,炫富是首因

  今年4月,中国留学生张轩伟在英国伯明翰被一辆没有警车标志的黑色宝马警车撞伤,送医院抢救后于次日下午不治身亡;

  去年4月,23岁的柳乾在加拿大多伦多市的住所遇害。案发时,柳乾在北京的男朋友通过网络与她视频通话,目睹女友遇害的过程,但没能阻止惨剧的发生;

  还有,在2009年的澳大利亚,先后有一男一女两名中国留学生失踪……

  这些内容,是留学德国的肖威这几天在网络上搜集出来的,美国南加州的惨案,让他开始关注自己所处这个群体的人身安全。“简直是步步惊心啊!”说起这些,他在电话那头的音量都提高了好几个分贝。

  为什么中国留学生频频遭遇黑手?在肖威看来,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值得反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在一部分中国学生盲目攀比炫富,在不少国家,中国学生俨然已与暴发户画上等号。”肖威告诉记者,确实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出国只是为了换张文凭或混一段海外留学经历,对他们来说,留学生活好像就是为了旅游、买奢侈品和交不同的男(女)朋友。”

  这似乎也可以从南加大这起枪击案中得到佐证——最初的一些新闻报道,过度强调受害者所乘坐的“宝马车”,导致有人“幸灾乐祸”:炫富就该死。

  “事实上,现在每年出国的留学生中,大多数是普通家庭的孩子。而那辆二手车折合人民币不到6万元,还是受害学生省吃俭用辛苦攒下来的。”肖威说,这就是少数留学生炫富所带来的恶果。

  肖威总结的第二个原因是,留学生安全意识普遍薄弱。

  车祸、溺毙、打劫、性侵害和突发自然灾害等,是留学生最容易遇见的安全事故。肖威说:“在很多国家,中学生要接受火灾逃生等培训课程,但国内很少会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们在国外的生存经验,大都是靠自己跌跌撞撞摸索。但毕竟很多问题,事关生命安全,一次都跌不起。”

  遇危险,保命最要紧

  杨云峰的博客里,他总结出的几条“安全守则”,一直处于置顶状态。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尽量远离不安全的区域。”杨云峰告诉记者,他的住处虽然离学校不远,但就在案发地段附近,当初找房子时更多考虑的是便宜、离学校近。“接下来我首先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安全的住处,尽管会贵一点,但安全第一,可能会考虑跟同学一起租住,不仅能分担一下房费,更能相互照应。”

  其次是尽量减少单独的夜间出行。因为劫案更容易在晚上发生,两次枪击案都是在深夜发生。“以前为了考试,我经常会在图书馆待到挺晚,一个人回家。现在想起来真是后怕,以后可不敢再这样了。”

  “还有就是不能露财。”杨云峰说,“尤其在不安全区域,少掏钱包、少用手机。”

  这几条“安全守则”,与一些留学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IDP美国资深顾问黎美合就指出,南加大枪击事件无论是时间,还是案发地等,都增加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留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当地社会和学校周边的环境,理智选择住宿地点。

  还有专家指出,了解两国的文化、法制等差异,转变留学期间的观念,是最大程度防止留学生安全问题发生的根本。对于此类差异,留学生及其亲友在海外留学之前就应该深入了解,慎重作出选择和心理准备。尤其是近几年来,出国留学的中国学生,除了人数的绝对增加,还出现了低龄化趋势。这些小留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从小都享受着众星捧月般的照顾,独立生活和自我保护能力更加欠缺。

  此外,国内的教育留学机构也需要进一步打破只重高分数的狭隘做法,做好留学生的前期安全指导,包括最基本的如何报警、如何与警方打交道等。留学生之间,也应该互相多帮助、提醒。

  “中国有一句老话,惹不起,躲得起。如果破财能够保命,那么当然是保命要紧。”留学中介机构咨询师张翼告诉记者,在国外若碰到危及生命的事,首先需要冷静,思考是否有机会脱险。倘若对方人多或有凶器,又远离人群无法求助,更加不能冒险乱来。

  1.出国前了解我国驻外大使馆或领事馆的地址和联系电话,抵校之后,第一时间了解校内的应急报警机关、急救或者医务室的地址和联系电话;

  2.有条件的话,尤其是新生,最好选择住在学校宿舍;

  3.如果选择校外合租,必须谨慎选择合租人,多谦让,少争执,更不能动武;

  4.尽量减少单独夜间出行,避开一些偏僻或容易发生偷抢的街道;

  5.千万不要让陌生人随便入室,或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6.外出或就寝之前检查电源、瓦斯开关及门窗是否上锁,出远门前请朋友、邻居代为留意房屋安全;

  7.钱财不可外露,不要有攀比虚荣的心理,即便熟悉的人也不要过多透露经济方面的信息,尽可能少带现金在身上;

  8.养成自我保护意识,购买意外保险,万一遇到危险情况,舍财保命。

  最好的防范,就是远离这些危险。人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但可能因为环境的问题,没有养成习惯,或者时有时无。尽管不愿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危险还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大家都应该随时保持警惕,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在一个陌生的国家和城市,更要如此。“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留学动态:更多留学资讯敬请关注

    出国留学评估系统:了解自己的优势,为出国留学节省更多的时间

 

留学专家为您定制留学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出生年月 :
请选择出生年月
 意向学校 :
 所选课程 :
 当前学历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21

    2025.11

    2026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6 年高中生出国留学需满足学术、语言、材料、资金四大核心条件。学术上需...

    19

    2025.11

    不高考出国留学可以吗?看看这些途径有没有适合你的!

    随着国际化的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学子开始摆脱传统高考的限制,通过其...

    19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需要提前了解哪些海外文化习俗,避免文化冲突?

    高中生出国留学前了解海外文化习俗是避免文化冲突的关键。不同国家在社交礼...

    18

    2025.11

    海外院校的 “双录取” 政策是什么?对语言成绩不够的高中生出国留学有帮助吗?

    海外院校 “双录取” 政策是同时发放语言班录取通知书与本科预录取通知书,...

    13

    2025.11

    出国留学后,高中生如何平衡学业与生活?有没有时间管理的实用技巧?

    高中生出国留学后可以通过科学的时间管理、适应新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课外...

    12

    2025.11

    高中生出国留学,家长最担心的安全问题该如何提前防范?

    高中生出国留学是不少家庭的选择,但安全问题始终是家长关注的核心。提前防...

    热门留学专题推荐更多>
    高考后留学

    出国留学背景提升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出国留学评估
    微信咨询
    出国留学微信咨询

    扫码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
    出国留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