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择校
政策解读
“女国民”命名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这一女子社会身份的崇尚,表明女子国民意识的自觉与增强。正是像秋瑾一样燃烧起来的赴日女留学生,构成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强有力的中坚,谱写出最辉煌的“女国民”篇章。
二十世纪初,女界刮起了赴日留学热风,女国民三个字则震耳欲聋——女前辈们为什么偏爱去日本留学呢?女国民又是啥意思——和女留学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先从慈禧太后说起吧。庚子事变后,老佛爷为挽国势衰颓,下诏推行新政并实行教育改革,1903年的“癸卯学制”不仅开始认可应对女子进行教育,还具体规定了以造就贤妻良母为目标的女学内容和要求,包括以节妇、贫家女为对象,旨在培训“乳媪”和“保姆”的办女学方式等;1906年,慈禧又向学部下令实行女学并出台“严防女学堂流弊”的管理措施。这样,以1907年学部奏定的女子小学堂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为标志,中国女子教育开始正式纳入国家教育体系。据这一年清政府学部总司所编的《第一次教育统计表》显示,当时中国人自办的女学堂已遍布全国各地,大约有15498名女学生就读于428所不同种类的女学堂。其他资料亦表明,在1903年~1908年五年间,全国女学堂的数目增加了58.5倍,形成官立、公立、私立并存的兴办女学堂热潮。
然而,此时追求“蛾眉独立时”及“脱男子之范围”的女界,大不同于当年踏着父兄思想足迹亦步亦趋的女先觉,早已对男性维新精英的贤妻良母式女学思想及策略不感冒,加之这一路线又被清政府原封接纳下来并大力倡导,更增加了她们的对抗情绪,女国民和女留学生便是这种反叛的直接产物。
女国民作为中国妇女思想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概念,第一次突破以血缘为基础的家庭等级序列的身份命名(不再只是父亲的女儿、丈夫的妻子和孩子的母亲),同时也突破了单纯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命名(不再只是女子或妇女),开始把女子性别和国民的社会身份紧密联系在一起。女国民命名的出现,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这一女子社会身份的崇尚,表明女子国民意识的自觉与增强。比如,何香凝在《敬告我同胞姊妹》中谈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固然是男子的义务,但是,我们二万万女同胞是和男子“同视听,同官骸”的人类,对天下兴亡的大事不能漠视。这种对国家的义务与责任感,一旦被女子视为最崇高的生命担负,便成为她们舍生忘死的追求,上海务本女学堂学生丁志先病逝前的遗言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她说:我没有其他的挂念,最不能忘的就是“国事”,这辈子不能为国而死,“我死实有憾”啊。
追究起来,女国民作为一个概念或一种命名的提出,和女子留学日本的时代背景与思想背景密不可分。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的惨败让国人意识到向日本学习的重要,留日风潮随之而起,1903年,陈彦安女士在《劝女子留学说》中特别谈到,只有去留学,才能了解“泰岱之高,沧海之深”,“采他国长技,而为拯救同胞之计”,她认为到日本去留学是最好的选择,那里“与我国道路之隔,仅一东海,文字相同,资费又廉”,另外,中日两国女子在程度上相当,学习起来比较容易。正是在诸如此类的鼓动之下,出现了爱国女子东渡日本留学热,何香凝、秋瑾、陈撷芬、燕斌、唐群英、林宗素、吴木兰、吴弱男等都是当时的“女留”精英。其实,中国女留学生1900年就开始在日本出现了,当时不过寥寥3人,到1902年夏,人数达到20多人,以后便逐年增多(仅1907年9月成立的“中国留日女学生会”第一批学员,就达70余人)。1903年4月,胡彬夏发动女留学生组织成立了“共爱会”以“拯救二万万女子”,“使之各具国家之思想,以得自尽女国民天职”为建会宗旨,这一思想宣言恐怕是明确提出“女国民”概念的最早文本。
秋瑾即是一个女国民精神的崇尚、鼓吹者,一个舍生取义的自觉实践者。她是冲破了重重阻力带着三岁的女儿去留学的,1904年到日本后便与陈撷芬重组已停顿的共爱会,并将其定名为“实行共爱会”,目的便是协助女子“脱男子之范围”,使她们合群、求学,得以自立,成为合格的女国民。秋瑾此时的诗文,充满了争做“国民女杰”的豪情与革命责任感,如她在《勉女权》一诗中高歌——“责任在肩头,国民女杰期无负”;在《女子歌四章》中反复强调——“我女子亦国民,亿兆同胞苦沉沦”,“社会进化权力伸,我女子亦国民”。为了切实履行女国民的义务与责任,这位女杰于1906年回国,临行前一再向同胞表示,自己回到祖国要投身到光复革命中,成败虽不可知,但“已置吾生于不顾”,死而无悔;回国后,她积极联络同志,发刊《中国女报》,学制炸药,组织光复军、敢死队……直至英勇就义。可以说,正是高度融铸了女权意识与爱国思想的“女国民”精神崇尚,赋予该时妇女解放运动坚定的独立性和明晰的目标感,或者可以说,中国独立的妇女解放运动,正是以女国民的精神崇尚为前导而开创出来的。1907年,燕斌(炼石)主编的《中国新女界杂志》在日本刊行,这一被称做开“留日女学界组织”之女报先河的读物,集中体现出以造就“女国民”为至高目标的宗旨。燕斌在《发刊词》中指出:本社最崇拜的就是女子国民四个大字。本社创办杂志的宗旨,虽有五条,其实也只是这四个大字。本社新女界杂志从第一期以后,无论出多少期,办多少年,做多少文字,也只是翻覆解说这四个大字。本社创办的人,把这四个大字,在肚子里头,蕴酿了好几年,虽说整天挂在嘴上,逢人就讲,那听着的到底有限,所以才费尽心血,求帮告助,办起这个杂志来,仗着一枝笔,代嘴说话,宣布这四个大字的意思,好叫大家都尝了这四个大字的滋味。
在夏衍的剧本《秋瑾传》中,剧中的秋瑾说:我将东京看作一团火,我跳进火里去,我想,我一定会更猛烈地烧起来。二十世纪初年,正是像秋瑾一样燃烧起来的赴日女留学生们,构成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强有力的中坚,谱写出最辉煌的“女国民”篇章,如当年的《女国民歌》所唱的:明明明,二十世纪大汉女国民。激昂慷慨赴前程,觥觥自由魂。
留学动态:更多留学资讯敬请关注
出国留学评估系统:了解自己的优势,为出国留学节省更多的时间
15
2025.09
本文结合 2025 年最新信息,推荐了沪江网校、阿美留学、弥生塾等口碑与成功...
23
2025.07
高考400分的学生及家长常问 “高考400分去日本留学” 是否可行。本文将介绍...
28
2021.12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很多地区取消了JLPT考点,这意味着一些学生申请日本大...
03
2021.09
日本的教育体制与中国很像,都是小学6年,初、高中各3年,大学4年,日本研究...
26
2021.04
日本留学的性价比非常高,且日本的文化与我国十分接近,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的...
14
2021.04
日本是很多学生心目中理想的留学国家,日本也有很多的大学在世界大学排行榜...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