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当少年
来源:发布时间:2008-01-15 09:11:09
16岁交异性朋友很正常
在国外朋友特别重要,朋友都很正,会少走很多弯路。我说一个到目前为止特别让我感动的故事:我有一个朋友和我一块出去的,现在他移民加拿大了。有一次我的护照签证过期了,我打电话预约办理说已经满了,只能到那排队。我想,只有排在第一才会有把握,就和朋友说了这件事,他立刻说,我陪你排队,我们晚上9点就去了。冬天,穿堂风刮着,签证处门口很冷,我的同学从晚上9点一直陪到我第二天早上7点!我真的很感动。
我有几个香港同学,在伦敦时跟着朋友去赌博,把学费都输进去了;还有的被朋友借几千镑,然后就再也找不到还钱的人了;我也见过一些父母在国内打工挣钱,孩子在那边狂花的情况。在国外交友,自由度更大,那边的环境很复杂,学生中什么背景都有,要懂得如何交朋友。
还有,在英国的中学生一般在16岁左右就会交女朋友。如果有家长对16岁的孩子在国外有没有女朋友会产生疑问,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他们,80%以上的都会有的。这在国内觉得很夸张,在那边一点儿都不奇怪。英国学生更早,14岁就交朋友,所以说不单因为离乡背井寂寞造成的。
有个资料说,苏格兰未婚产子的比例比去年增长了15%,英国的早生早育在整个欧洲名列前茅。所以家长对此千万不要抱幻想,如果孩子的费用超支比较大,就是跟交女朋友有关。英国的电信费用很便宜,一个月交三、四十镑,可以有700分钟的免费通话时间、50条免费短信,再白送一个手机。但是700分钟对热恋的情侣来说太少了,经不住老打、聊天、发短信。他们一个月的电话费比较少的也要200多镑,三、四百镑也见过。
我所有的朋友都有女朋友,但是我没有,因为我比较爱玩儿,朋友也多,顾不上,可能属于另类吧。
如果再次选择,我会更早出去
我在英国初中上了两年,高中上了两年,开始我英文很不好,考试就六、七十分。有的家长担心中国孩子多的地方不利于说英文,其实到那个环境,你很自然就说英文,而中国孩子在一起也不可能不说中文。
你问我,如果再做一次选择,还会不会选择留学?我给你的回答是:我可能会选择更早地出去,因为更早出去语言能学得更好些。我很羡慕那些更小的同学,他们和英国小朋友在一起,能知道更多的哩语,那些十二、三岁出去的人和我们发出的完全是两种语音。
很多人担心年龄小出国,如果没有监护人的监护,会不会容易出些问题。说实在的,我15岁第一次出去时根本就没想过家,我妈说我上飞机时头都没回,可能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吧。
但是我每一次回来,就更想留在家里。一次在国外生病,做饭煮粥时里面放了很多东西,结果煮好了特别难吃。我就想:在家我什么时候吃过这么难吃的东西?只要我妈妈在我身边,就不会吃到这么难吃的饭。
后来就懂了,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小孩子出去之后,自理能力自然而然地会培养出来的。我在国外上学,其实就跟上国内寄宿学校差不多,三个月一个假期,一年有三个假期,假期就回到国内。又有电话、E-mail、手机短信、上网可视电话,有什么想法和事情,联系起来很方便。再说,其实小朋友出去,再坏也坏不到哪儿去。因为他接触的面很窄,像赌场、酒吧这样的地方,不准许未成年人进去,商场里不会卖烟给18岁以下的人。加上那边必须要有监护人,学校的设施和制度都很健全,有问题处理会很快。我想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英国,有一点是因为英国教育比起美国教育更像中国教育。英国中学的管理有点像中国,老师要盯着你:是否完成作业,是否违纪,违纪要给你惩罚,事无巨细什么都管。
到国外后,你会发现父母教你的东西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你,包括生活习惯和与人处世的原则。比如我妈说,做事情要考虑到最坏的后果。到英国经过很多事情之后,发现我妈说的是对的。比如,考试没考好,最坏的后果是重考一遍。考试如果作弊,最坏的后果就是停学,这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接受,有的就不能接受,只能做最坏后果也可以接受的事情。
所以说,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也应有个认知,相信自己的孩子和家教,就并不存在早送还是晚送的问题,如果要被“花花世界”污染,早就污染了。其实国内也有一样的问题,只不过花的成本不一样,让人觉得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样。
选择学心理学的理由
我选择学心理学,跟我中学时的导师有关系,是老师建议我考虑向临床心理学方面发展。我想,中国这么多人,很多人需要心理医生。另外,我去过英国的心理学机构,发现他们的工作时间很自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决定是否约病人。二是我从小就比较喜欢了解人,愿意跟人交流和帮助别人,这种工作比较符合我的性格。
我原以为心理医生的工作就是跟电视上的访谈节目一样,学了之后发现,远没有我当初想象的容易。不光要学会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管理学,涉及到化学、历史等问题。比如生物,要涉及到DNA等,遗传、变异等,跟我想的完全不一样。
我在高中时学过一个概念:面对还是逃跑,这是心理学的一个理论,涉及到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黑夜中遇到一个人老跟着你,如果你的肾上腺分泌多,就有可能回过头去跟他打一顿,反之则是赶快逃跑。之前,我可能会逃避,我在英国5年,就因为这么简单的问题就放弃,我自己也接受不了。现在看来,坚持一下是对的。
我特别爱和老师交流,这不仅在中国学生中较少,连英国本地学生中像我这样和老师交流这么多的也少。“没见过这样的中国学生”,下课就去和老师聊天,什么都聊。从我的住房问题,到中国独生子女,再到中国举办奥运会,还有中国老龄化人口等。和老师交流越多,发现自己的潜能越大,社会交往能力在增强。
现在我很感激父母把我送到英国,我不知道如果留在国内读书会是什么样,在英国读书让我庆幸的是,在这里我得以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心理学学科来学习,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大学还有两年毕业,再读一年的研究生,还有两年时间写博士论文,之后考取英国的心理学资格证书,就可以回来开个诊所了。
我想告诉学弟学妹的
我如果有弟弟妹妹,就想告诉他们,如果准备到国外上学,最好先在国内多学一些技能,不要嫌麻烦,学得好出去后就会提升荣誉感,会提升很多。比如我的羽毛球打得好,自信心就特强。一技傍身,没有坏处。当初,父母可能就是为了让你有个爱好,到了国外,这可能就是你被大学录取的一个优势,甚至可以谋生,还有会给祖国争光,人家会说,这个中国同学如何如何。在国内没有感觉到这么深,在国外就会觉得,当初父母让我学这些是对的。
出去以后,在高中阶段选学科,如果学理科,可选一门数学,不吃力;如果想经商的人,可选一门会计课程,不要选商务管理;如果学文科,可选一门英国文学;学法律可选心理学学科。第二年,如果感到压力很大,考虑放弃自己喜欢的那门,选择志向的那门;数学拿两个A是没有问题的,再加上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保证你高中毕业能上英国前十几名的大学。
后记:说到这里,王泽涛意犹未尽,可以看出留学的生活“留”给他的是阳光、进步和成长。作为众多出国留学的小留学生中的一员,他告诉我们的故事,或许能对其他准备将自己上中学的孩子送出国门的家长们有一点点的参考呢。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亚洲留学
- 欧洲留学
项目名称 |
合作院校 |
招生对象 |
在线报名 |
北师大匹兹堡大学定向班 | 美国匹兹堡大学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北大美国本科留学预科班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2+3本硕连读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td>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北航美国2+2转学分项目 | 旧金山州立大学等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山东大学留学预科 | 美国东北大学等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广东财经大学留学预科 | 圣地亚哥大学等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更多留学相关内容
- 11-07·北京服装学院留学预科能申请韩国哪些大学?
- 11-07·报名西安外国语大学2+2国际本科需要准备哪些材
- 11-07·山东理工大学2+2留学合作院校有哪些?
- 11-07·山东师范大学3+2留学录取条件是什么?
- 11-07·青岛大学3+2留学招生专业介绍
- 11-07·中国石油大学俄罗斯留学预科毕业后就业怎么样
- 11-07·北京理工大学2+2留学满足哪些条件才可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