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出国留学网-专注出国留学,提供高质量的留学规划服务
微信小程序
留学微信小程序

快速择校

微信公众号
留学公众号

政策解读

留学专家预测2012热门留学新动向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时间:2011-12-30 14:17:42

  2011年留学市场华丽落幕,2012年的留学市场将呈现何种留学态势,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热门留学国会出现哪些留学新动向。留学专家组专家就2012年留学走势作一预测。这些预测究竟是否准确,到明年的年底,我们来看一下答卷。

  美国:明年将仍以20%-30%增长

  多位对留学行业颇有研究的观察家几乎一致认为,预计2012年美国留学仍将维持火爆状态,中国赴美留学人数仍将有20%-30%的增长。

  数据显示,2011年,美国驻华使领馆F-1签证的拒签率为14.7%,J-1签证拒签率为4.7%,学生签证通过率高达85%以上。同时,美国政府还放宽了多项留学生限制。

  比如,扩大可延长实习期限的外国留学生范围,除了以往的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领域外,2011年又新增多个领域涉及50个专业,农业学、牧学、心理学、动物学、灌溉科学、食品科学、教育学等领域,并且此类专业的毕业生可在美国实习长达29个月。这对于想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无疑增加了就业机会,同时也拓宽了学生选择专业的范围。

  中国留学生仍是美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在长期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美国希望靠外力来刺激经济复苏,所以签证政策以及其他利好政策的出台确保了中国学生签证的顺利,而2012年及以后几年的美国经济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未来走向依然扑朔迷离,中国留学生依然是刺激美国经济的重要动力。

  未来5年美留学政策呈稳定状态

  刘媛表示,未来五年之内如果没有重大的事件发生,美国留学政策必定呈现稳定状态,中国学生赴美留学环境的将更加宽松,赴美留学市场的基本面将持续走强。

  英国:时尚、创意等新兴留学专业望快速增长

  赵博士表示,随着国内就业形势及考研(微博)压力,多数应届毕业生选择海外院校继续攻读硕士,2012年大学应届毕业生还会是赴英留学的主力军;高中毕业生也同样会成为赴英留学的生力军。同时,英国大学入学要求门槛提高,对于理性留学及理性择校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

  时尚营销等新兴专业开始盛行

  对于明年的申请趋势,大体呈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主流专业财会金融势头不减,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仍占主打位置。

  2.新兴专业崭露头角,时尚营销、会展、酒店管理开始盛行。

  3.短期语言课程以及游学风行,走入寻常百姓家。

  奥运会对留学生是个机会

  刘媛认为2012年英国举行伦敦奥运会,会给英国带来经济增长点,对留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机会,在短期会有一些实习的机会。在留学生专业选择方面,他们大部分最喜欢选择的课程应该是商科,金融、经济这方面,还有计算机、工程,媒体、传媒,研究方面的课程。

  明年英国选择文化创意产业的学生将有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专业:软件开发、出版、广告、电影、博物馆、音乐、流行行业以及表演艺术等。

  另外,可再生能源专业在国内的发展也达到比较高的高度,这方面人才需求数量也较大。

  加拿大:人数增加留学政策趋紧

  陈鸿翔表示,目前,在同类国家(如澳大利亚)等提高留学和移民门槛之际,加拿大趁势降低了留学以及留学后移民的门槛更加速了留学生涌入的进程。

  预计2012年留学加拿大的学生会持续增加,但政策方面则会有更加收紧的趋势。具体而言,加拿大的留学政策会在其他方面有更明晰的控制,保证真正有留学能力的学生、担保资金思路明晰的学生赴加留学。例如:对留学生的语言要求会进一步提高。

  预计会有更多的措施来实行对留学生数量的控制,同时结合SPP和GIC计划,以达到更好的引进当地学校比较缺口的生源和所急需的人才的目的。

  澳新:2012南半球留学市场回暖

  移民政策多变,是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两个移民国家为目标的留学生在专业选择上最为头痛的问题之一。很多学生为了毕业后能获得移民资格,常会根据紧缺职业清单来选择专业,但从近几年的移民政策不停改变来看,这一选择并不明智。从2010年澳大利亚政府将美发美容、厨师、翻译等专业排除在移民清单之外,到新西兰政府最近公布将教师职业也从紧缺职业列表除名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就读紧缺职业相关专业的学生人数过多,使得政府相关部门预计在未来一定年限内这一职业会达到供求平衡,甚至供大于求,从而使得这些职业最终落得被除名的境地。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新西兰,这两国皆越来越倾向于接纳本科学历以上且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同时毕业生还需要有足够生存的能力,这一考验,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能否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与其一味“跟风”,选择自己不喜欢,或不适合的专业,到头来,能完成学业,已经算幸运了,所以建议学生还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澳大利亚:2012年新政有望刺激留学回暖

  随着澳元的不断升值,澳大利亚移民政策的缩紧,2011年澳大利亚的留学市场成为了近十年里的首度“严冬”,在截至今年9月份的过去一年里,留学生人数同比锐减9.4%,职业教育和语言学校的国际生源更是缩减了惊人的20%,新生人数减少91924人,这给澳大利亚的国际教育产业带来了近20亿澳元年损失。

  为重振市场信心,吸引优秀移民人才,澳大利亚政府自今年11月5日澳大利亚政府正式实施“留学新政”,承诺将逐步执行各项“利好政策”。将逐步实施的政策大致如下:

  1.缩短签证审理周期,PVA政策调整;

  2.接受更多类型的语言成绩作为签证的语言要求;

  3.真实的临时入境者;

  4.研究型高等学位课程(HDR:HigherDegreesbyResearch);

  5.减少担保金要求,寄宿家庭的预付费可计入担保金内。

  在众多条款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降低担保金要求及预计将在2013年执行的PSW签证政策,该政策的主要内容为将给予本科和授课类硕士毕业生2年的PSW类签证,研究类硕士毕业生将获得3年PSW类签证,博士毕业生将获得4年PSW类签证。

  前者使得签证的申请更为便捷,而后者则对毕业生提高语言能力,融入当地文化给出了更宽容的时间限制。纵观整个“新政”,澳大利亚政府无疑提高了赴澳留学生相对于去其他留学国家的竞争优势,而从中获益的方面还包括澳大利亚政府和当地企事业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澳大利亚提升本国的经济、科技、学术、文化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西兰:从2011年就提早进入春天

  与此同时,澳大利亚的“隔壁邻居”新西兰却在2011年度提早进入了春天,自2006年新西兰留学陷入低谷以来,随着新西兰政府不断减低“准入门槛”以及稳健的汇率优势,近几年新西兰的留学生人数正稳定逐步回升。新西兰移民局北京办公室表示从目前的数据分析来看,2011年预计新西兰留学签证通过率将达到90%,较之前均有提高。目前,官方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0年签证通过数为5122人,签证通过率为89%,比2008年至2009年前一年增加了3%。

  虽然新西兰政府在今年11月出台的移民清单中将剔除了教师(中学教师及幼教)职业,但却为因地震受损的坎特伯雷地区额外增加了土木工程师、电气工程师、结构工程师及装饰工四项职业。

  在此次新修改的清单里,注重高科技含量及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科学(农场系统科学家)、社会专业(应用社会科学家)、生命科学(动物科学家或生物信息学家)生物学(遗传学科学家)环境学(水质分析师)等职业均榜上有名。

    相关阅读推荐:

    点击查看更多留学最新政策

    申请留学院校咨询服务热线:400-8013-655   51294614

    在线免费填写留学院校申请表

留学专家为您定制留学方案

*学生姓名 :
*手机号码 :
 出生年月 :
请选择出生年月
 意向学校 :
 所选课程 :
 当前学历 :

评论0

“无需登录,可直接评论...”

用户评论
500字以内
发送
    相关文章推荐

    22

    2025.09

    高考350分选择出国留学好还是上专科好?

    高考 350 分的升学选择需结合预算、职业规划与学习潜力综合判断。留学可通过...

    18

    2025.09

    出国留学前需要上语言学校吗?

    出国留学前上语言学校并非绝对,需结合语言基础、院校要求及适应需求判断。...

    17

    2025.09

    全国重点高校出国留学项目师资力量分析

    全国重点高校出国留学项目的师资力量以 “中外融合、双师协同” 为核心特色...

    16

    2025.09

    一文告诉你,低成本出国留学方式有哪些?

    低成本出国留学并非遥不可及,通过选择高性价比留学国家、申请奖学金、就读...

    15

    2025.09

    2025年日本留学机构排名一览表

    本文结合 2025 年最新信息,推荐了沪江网校、阿美留学、弥生塾等口碑与成功...

    13

    2025.09

    职高生想通过出国留学提升学历是否可行?

    职高生通过出国留学提升学历完全可行,可通过预科衔接、语言学校过渡、直接...

    热门留学专题推荐更多>
    高考后留学

    出国留学背景提升

    免费咨询

    在线咨询
    出国留学评估
    微信咨询
    出国留学微信咨询

    扫码一对一咨询

    扫码关注
    出国留学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官方微信公众号

    电话咨询
    联系电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