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第三册学习技巧(下)
来源:发布时间:2008-02-20 17:41:36
此外,对于具有中级水平的学习者,一定的词汇量及常用表达法的储备是必须的。Michael McCarthy 教授指出,学习单词时,把一系列的词汇分组归类是非常有帮助的(it is very useful to organise a set of vocabulary items being studied into groups)。因此,要扩大词汇量并且熟练记忆,我们可以把书中零散的单词和表达法按照各种方法归类,并插上“联想”的翅膀,会效果倍增。
例如在表达“位于”这个含义的时候,三册中出现了多种表达法:
示例1:An American team explored a temple which stands in an ancient city. (Lesson 3)
译文:一个美国考古队考察了一座庙宇,这座庙宇矗立于一座古城里。
示例2:The famous monastery of St. Bernard, which was founded in the eleventh century, lies about a mile away. (Lesson 8)
译文:11世纪建造的著名的圣伯纳德修道院位于离山口1英里远的地方。
示例3:He described it as “a very agreeable situation located within two small hills in the midst of which flowed a great river.”(Lesson 17)
译文:他对该港作了这样的描述:“地理位置十分适宜,位于两座小山之间,一条大河从中间流过”。
示例4:……other farms are less favourably sited…… (Lesson 56)
译文:……其他农场地势欠佳……
把这样的近义词加以归纳总结,不仅有助于记忆,还大大丰富了我们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我们不仅可以根据近义词归类,还可以把形近词加以总结。例如三册中出现了“describe(描述)”,“inscribe(刻写)”,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扩充:“prescribe(开药方)”,“transcribe(誊写)”,“proscribe(禁止)”等等。如此一来,词汇量会大大增加,而且记忆深刻,不易混淆。
按照上述方法学习“新概念”词汇,希望能为广大英语学习者另辟蹊径,使学单词背单词成为一件乐事。
写作有技巧
若想写出好的英语文章,熟读并模仿一些精品佳作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着重句子本身与句子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并且文章用词精细优美,句型精炼严谨,布局错落有致,具有很强的可模仿性。
进行英文写作之前,首先要了解英汉写作的思维差异。一般来说,汉语写作是先运用事例做铺垫,通过层层推理和步步深入,最后呈现观点或主旨,这通常被称为分总法;而英文写作的思维方式恰恰相反。作者一般会开宗明义,在段首阐明观点,而后辅以事例为证,这种模式被称为总分法。《新概念》三册的文章大多沿用了这种模式。例如第12课“Life on a desert island”全文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出现在第一段第一句:“Most of us have formed an unrealistic picture of life on a desert island”(我们许多人对荒岛生活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再如第23课“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全文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也是出现在第一段第一句:“People become quite illogical when they try to decide what can be eaten and what cannot be eaten”(在决定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的时候,人们往往变得不合情理。)再看第4课“The double life of Alfred Bloggs”全文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出现在第一段第三句:“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 a great many people are often willing to sacrifice higher pay for the privilege of becoming white-collar workers”(许多人常常情愿放弃高薪以换取做白领工人的殊荣,此乃人之本性。)而以上三篇文章的第二段都是事例讲解,用事例进一步阐明前述观点。
把握好文章结构等于搭好了骨架,再加上地道的英文句子,就使文章有血有肉了。《新概念》三册中的美文佳句浩如烟海,下面我就从中选几个例子,供大家借鉴和体会。
示例1: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 a great many people are often willing to sacrifice higher pay for the privilege of becoming white-collar workers.(Lesson 4)
译文:许多人常常情愿放弃高薪以换取做白领工人的殊荣,此乃人之本性。
句式模仿:Such is human nature, that all of us love to get something for nothing.
译文:我们大家都喜欢免费得到东西,此乃人之本性。
示例2:Cats never fail to fascinate human beings.(Lesson 9)
译文:猫总能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
句式模仿:Chinese culture never fails to fascinate westerners.
译文:中国文化总能引起西方人的极大兴趣。
上述例子大概说明了《新概念英语》第三册的文章无论是从句子本身还是从谋篇布局上,都有很强的可模仿性。作为一本经典的教材,里面还有诸多例子供我们在写作中借鉴。关键还需认真细致的学习和体会,才能正确理解并加以运用。
发挥联想作用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是思想文化的载体,而交流其实就是文化的交流。因此,学习一门语言终归是使我们能够了解一种新的文化。而《新概念》中的一篇篇短文都或多或少的为我们传递了英语语言文化。
例如第三册第4课“The double life of Alfred Bloggs”,作者通过描述Alfred Bloggs的个人经历,为我们揭示了英国社会中表现阶级差别(class distinction)的标志。一个标志是服饰:“white-collar(白领)”,“suit(西装)”代表的是受人尊重的工作,是上等人,而“overalls(工装裤)”则是低等阶层,劳动阶层的象征;另一个标志是称谓:“others will call him ‘Mr.Bloggs’, not ‘Alf’”,看来工作变了,称呼也变得比以前恭敬了。难怪在英国“a great many people are often willing to sacrifice higher pay for the privilege of becoming white-collar workers”!
可见,每篇课文背后潜在的文化信息都需要我们去仔细挖掘。有语言能力作基础,有文化知识作背景,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人交流。
- 美国留学
- 英国留学
- 澳大利亚留学
- 加拿大留学
- 亚洲留学
- 欧洲留学
项目名称 |
合作院校 |
招生对象 |
在线报名 |
| 北师大匹兹堡大学定向班 | 美国匹兹堡大学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 北大美国本科留学预科班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2+3本硕连读 |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td>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 北航美国2+2转学分项目 | 旧金山州立大学等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 山东大学留学预科 | 美国东北大学等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 广东财经大学留学预科 | 圣地亚哥大学等 | 高二毕业或高中毕业的学生 | ![]() |
更多留学相关内容
- 01-27·山东交通学院俄罗斯留学预科录取条件
- 01-27·中国石油大学2+2留学计算机专业介绍
- 01-27·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预科项目的优势
- 01-27·出国学习经济专业可以选择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01-27·通过北京语言大学留学预科去日本读本科好吗?
- 01-27·中央财经大学出国留学项目的利弊
- 01-27·中国传媒大学留学预科音乐专业怎么样?














